第904章 参观老洋房(1/2)
孔兴礼的鲁礼酒楼这顿饭结束,他在送走其他人后,还是单独向冯正明请教一番。
冯正明给与孔兴礼极大的肯定:“孔师兄你不用紧张,你今天的菜品和服务都很好,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我这里写下来了。”
说着冯正明把手上的本子递给孔兴礼。
孔兴礼有些迫不及待地翻开看。
看到上面的一些内容,孔兴礼颇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很多时候,不好的小细节,往往自己不会注意到。
但旁观者更容易注意到不好的小细节。
这也是冯正明之前建议孔兴礼,正式开业前应该要试营业。
孔兴礼握紧手上的本子:“谢谢师弟了。”
冯正明微笑:“师兄你的手艺没问题,自信点,我们鲁菜厨师,论技法什么时候输给过别人”
这话让孔兴礼也笑了起来。
“那是,咱鲁菜传承那么多年,靠的就是这一手技法,其他菜系里或多或少都有受到我们技法的影响。”
冯正明:“但师兄你需要记住,这里是沪城,这里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的人,甚至是海外来的人,他们都不是从小吃着鲁菜长大。
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口味偏好,这方面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平衡改良。”
孔兴礼点头:“对,这点确实很重要,要适应这边人的口味。”
冯正明微笑:“好了,预祝师兄旗开得胜,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
孔兴礼再次感谢:“谢谢师弟,有空师弟常来坐坐。”
冯正明答应,然后跟孔兴礼告辞离开。
走出酒楼,江成哲已经带着其他人先一步回去。
妻子抱着女儿在外面等着自己。
显然,小丫头知道爸爸还没有走,所以她也不愿意走。
酒楼也专门搬了一把宽大椅子,让罗晴坐在门口抱着女儿等候。
小丫头在妈妈怀里也不老实,一会扭到这边,一会又扭到那边,不停往里面张望。
终于看到爸爸出来,小丫头笑嘻嘻地直接向爸爸张开手臂。
冯正明见状快步小跑,来到妻子和女儿面前,伸手把女儿接到自己怀里。
被爸爸抱着了,让小丫头非常高兴。
冯正明一手抱着女儿,另一只手伸到妻子面前。
“娘娘咱们起驾回宫吧。”
罗晴顿时笑了,伸出手放在冯正明的手上。
然后罗晴站起身,和冯正明手牵手一起走出酒楼。
孔兴礼跟出来,目送冯正明和罗晴两口子离去。
他身后是一群徒弟,还有酒楼的领班,以及他的几位投资人。
望着冯正明和罗晴手牵手,他还抱着女儿的背影。
一位投资人不禁开口:“这个冯正明越来越有大师风范了,这派头看着还真的是气场十足。”
酒楼里女领班忍不住嘀咕:“我怎么觉得,这背影看着好温馨呢”
女领班这话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投资人笑了笑:“你们看的只是表象,他没有足够的实力,能这么优哉游哉吗”
孔兴礼:“我们需要早做准备,年底他那个沪城美食推荐指南,会推出一本酒楼和高级餐厅版,到时候我们一定要上去。”
投资人听了不禁问:“那个凭你们的关系,还不是一句话就能上去”
孔兴礼看向投资人摇头:“不行,冯师弟他在这方面很认真,不讲情面。”
另一个投资人问:“那他自己的店呢”
孔兴礼:“通常他自己的店是不会出现在推荐指南上的。”
女领班问:“他自己的店不会上”
孔兴礼点头解释:“他自己四家店里,三家店属于快餐式店,已经上了另一本小餐馆推荐指南,不可能再上酒楼和高级餐厅推荐指南。
他在西餐馆街上的那家店,早已经不需要上什么推荐指南,来沪城的吃客哪有不知道的”
孔兴礼这话让众人也都是无话可说了。
西餐馆街上那家“正鲁兴”,确实是名气相当大。
尤其是在合并旁边几家店铺,整体扩大了店面之后。
已经成为不只是在沪城,在周边很多城市都名声鹊起的一家店。
周末的时候,甚至会有周边一些城市的人,专程或开车或乘坐火车、大巴车来沪城,只为去那家正鲁兴吃一餐。
所以从对顾客吸引力上,冯正明那家正鲁兴的店确实不需要什么宣传。
真的是凭借他和后厨里那几位青年厨师手艺,就能吸引很多人愿意去排队吃。
投资人开口:“那我们一定要上推荐指南,而且还要拿到一个不错的排名。”
孔兴礼拍拍手,让大家都先回酒楼里。
他需要开个小会,跟大家一起总结今天试营业的一些问题。
冯正明怀抱女儿,牵着妻子的手,在街头上溜达了一阵。
在路人眼里,他们是一对很普通带女儿逛街的小夫妻。
罗晴走了一阵才开口问:“孔兴礼的这家酒楼,以后会成为你在沪城的竞争对手吗”
冯正明点了点头:“会,孔兴礼手艺还是很硬的,毕竟他是聚丰德大师兄,一些传统经典鲁菜,我都要敬佩。”
罗晴:“那你还帮他解决问题你不怕他做大了挤兑你”
冯正明笑了:“沪城这么大,而且你没发现沪城的人越来越多了吗这么大的市场,谁也不可能一家吃得下啊。”
罗晴:“可是如果你也要做高端餐饮,市场就没有那么大。”
冯正明牵着妻子的手,走到公交汽车站,刚好有一辆公共汽车来了,他就牵着妻子上了车。
上车坐下来,罗晴奇怪问:“我们这是要去哪”
冯正明把女儿放在腿上:“带你和女儿去看一栋房子。”
虽然有些奇怪,为什么丈夫突然要带自己和女儿去看房子
明明现在他们已经有一套挺大的房子了。
难道丈夫还要买房子
可是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不过转念罗晴又想到了:对,沪城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多买几套房子,以后肯定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罗晴还是有商业头脑,她很快发现这其中的商机。
他们乘坐公共汽车,很快进入一片路比较狭窄的城区。
两边都是很高大的梧桐树。
公共汽车行驶其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猛转弯,颇有一些颠簸。
让罗晴多少有些不适应,可是她看到女儿在爸爸腿上却很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