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 第466章 悲哀

第466章 悲哀(1/2)

目录

并州刺史府内,鎏金兽首烛台吐着幽蓝火苗,将公孙硕的影子扭曲地投在朱漆立柱上。他半瘫在虎皮交椅中,蟒纹玉带硌得腰间生疼,看着阶下官员们忙碌穿梭——文书翻飞如蝶,密探来去匆匆,唯有自己手边的茶盏早已凉透。

\"柳大人那边有差事。\"他突然开口,指节叩击扶手发出闷响,\"两洲联合探查朝廷与草原白雾的关联。\"声音在空旷的大堂回荡,却如石沉大海。执笔誊写密报的书吏笔尖未停,来回奔走的侍卫目不斜视,唯有烛芯爆开的火星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李丰从屏风后转出时,玄色锦袍绣着暗金云纹,行礼时袖口的银线纹章若隐若现。\"公孙大人请宽坐。\"他笑意盈盈,眼角的细纹里却藏着捉摸不透的深意,\"这些琐碎事务,自有我等效力。您贵为刺史,怎能屈尊染指?\"

公孙硕猛地坐直,腰间玉带撞出脆响:\"我既已依附柳大人,与诸位同属麾下,为何...\"话音未落,李丰已抢步上前,双手虚扶着他的胳膊,看似恭敬却暗含力道:\"大人有所不知!\"他压低声音,温热的气息喷在公孙硕耳畔,\"您这刺史头衔乃是朝廷敕封,若骤然插手具体事务,恐遭柳大人猜忌。\"

这话如一盆冷水浇下。公孙硕望着李丰皮笑肉不笑的脸,突然想起三日前在幽州府衙,柳林收下他投诚文书时,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睛。当时对方笑着说\"公孙兄大才,日后定当重用\",可如今连调阅密档的权力都未下放。

\"我明白。\"他咬牙挤出笑容,任由李丰将自己按回座椅。虎皮软垫柔软异常,此刻却似有千万根钢针扎入皮肉。余光扫过堂中忙碌的身影,皆是柳林安插的亲信,连自己的心腹幕僚都被调去偏远郡县——这哪是联合,分明是架空!

待李丰转身离去,公孙硕的指节深深掐进扶手,檀木表面留下五道月牙形凹痕。窗外夜色如墨,他望着自己在地面拖长的影子,忽然想起书房暗格里藏着的那封密信——那是太子党羽半月前送来的邀约,信尾朱砂绘的蟒纹,与自己腰间玉带的纹路如出一辙。

\"等着瞧。\"他对着摇曳的烛火喃喃自语,眼中凶光与火苗一同跳动,\"这北疆的棋局,未必是你们说了算。\"

夜风掠过并州刺史府的飞檐,铜铃在暗处发出细碎呜咽。公孙硕凝视着案头冷透的茶盏,倒影里自己扭曲的面容与茶汤中翻涌的茶沫重叠,恍然惊觉连这盏茶都是柳林亲信递来的。他下意识摩挲腰间玉带,鎏金蟒纹硌得掌心生疼——这象征权贵的纹饰,此刻倒像柳林套在他脖颈上的枷锁。

\"大人,幽州密探送来急报。\"亲卫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却带着几分生疏的拘谨。公孙硕猛地抬头,正对上对方刻意低垂的视线,那躲闪的眼神如同利刃,剜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当密信展开,熟悉的柳体字迹在烛光下泛着冷光,通篇都是对青州、冀州先锋军的调遣安排,唯独没有半个字提及并州。

他突然想起今早议事时,李丰那番\"大人身份尊贵,不宜插手琐事\"的说辞。此刻回想,字字都像钝刀割肉。堂下官员们忙碌的身影在他眼中逐渐模糊,化作洛阳城巍峨的宫墙,化作父亲官袍上的仙鹤补子,化作太子冕旒下似笑非笑的面容。柳林岂会不知他的出身?太子少保之子,这身份本就是悬在柳林头顶的利剑,即便他跪得再低,柳林又怎敢将利刃攥在手中?

案头烛火突然爆燃,将密信边缘灼出焦痕。公孙硕盯着信纸上\"妥善接应\"四字,喉咙里溢出一声冷笑。所谓接应,不过是让并州军当填路的碎石,是让他这个刺史做替罪的羔羊。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他望着满地跳跃的烛影,忽然想起儿时在洛阳城的夏夜,父亲教他读\"狡兔死,走狗烹\"时,眼中藏着的那抹深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