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负荆请罪(2/2)
“又过了四年,赵惠文王驾鹤西去,他儿子孝成王接班。又过了七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那疙瘩干上了。这时候赵奢早没了,蔺相如也病得就剩半口气了。赵王让廉颇带兵打秦国,结果廉颇老将军连着吃败仗,就缩在营里不出来了。秦国那边天天喊话挑战,廉颇愣是不搭理。赵王呢,被秦国的间谍给忽悠瘸了。间谍说:‘秦国最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当将军。’赵王一听,立马换上赵括,顶替了廉颇。蔺相如这时候还挣扎着说呢:‘王啊,您这是按名头儿用人啊,跟按死谱子弹琴似的。赵括就会念他老爹的书,实战中啥招儿都不会变啊!’赵王哪听得进去,硬是把赵括给派出去了。”
赵括这小子,打小就爱琢磨兵法,一开口就是打仗那点子事儿,整得跟全天下就他懂似的。有回跟他老爹赵奢聊兵法,赵奢愣是没辙反驳,但心里头可不觉得这小子行。赵括他妈就问赵奢咋回事儿,赵奢摇头晃脑地说:“打仗啊,那是玩命的事儿,赵括说得跟玩儿似的。要是赵国不派他当将军也就算了,真要派了,那败赵军的准是他!”
等赵括要出征那天,他妈急了,直接给王上写了封信:“大王啊,赵括这货可不能当将军!”王上一脸懵:“为啥呀?”他妈回:“想当年我伺候他老爹,那时候他老爹当将军,吃饭都得十几个人伺候着,朋友多得数不清。大王和宗室赏的东西,他全给了手底下的将士,一接命令,家里事儿都不带问的。你再看赵括,一当将军,跟个大爷似的,手底下人见了他都不敢抬头。大王赏的金子绸缎,他全往家搂,还整天琢磨着买田置地。你说,他能跟他爹比吗?俩人心思都不一样,大王你可别派他去啊!”
王上说:“哎呀妈呀,这事儿我心里有数。”赵括他妈还不放心:“真要派了,到时候出事儿了,可别怪到我头上啊!”王上点头答应了。
赵括一接手,把廉颇那套全给改了,手底下人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秦国白起将军一听,乐了,立马派奇兵假装败走,断了赵军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士兵们心都散了。四十多天下来,赵军饿得跟啥似的,赵括一看,急眼了,带着精锐就冲出去拼命,结果让秦军给乱箭射死了。赵军一败涂地,几十万人全投降了,秦国那是一点不含糊,全给坑埋了。赵国这回,前后加起来,损失了四十五万大军。第二年,秦国又围着邯郸不放,一年多,赵国差点儿就完蛋了。还好楚国、魏国这些哥们儿来救场,邯郸这才解了围。赵王想起赵括他妈当初的话,也没追究她。
又过了五年,燕国看赵国在长平被打惨了,觉得机会来了,派栗腹带兵打赵国。赵国一看,赶紧让廉颇上,廉颇一出马,就在鄗地把燕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还把栗腹给宰了,顺势就把燕国给围了。燕国一看不行,割了五座城求和,赵国这才罢休。赵国还给了廉颇个封号,叫信平君,还让他当了代理相国。
廉颇从长平回来那会儿,失势了,那些个平时围着他转的人全跑了。后来廉颇又被重用,这些人又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廉颇一看,乐了:“嘿,你们咋还回来了呢?”这些人也不含糊:“大哥啊,你咋才看出来呢?这世道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你有权有势,我们就跟着你混;你没权没势了,我们就撤。这很正常嘛,有啥好抱怨的?”
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去打魏国的繁阳,结果给打下来了。
后来赵孝成王一死,他儿子悼襄王继位,让乐乘去接替廉颇。廉颇一听,火了,直接就把乐乘给赶跑了,自己则跑到了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看廉颇跑了,就让李牧当将军去打燕国,结果把武遂、方城都给打下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