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69章 悟三心不可得,明见性恒常自在

第69章 悟三心不可得,明见性恒常自在(1/2)

目录

我们把文字再来到鹿泉县,过完元宵节以后,盛施圆又来到了鹿泉山,这会他带着妹妹盛施柔。今天,他俩和妙成龙,魏子涵一起学习了《妙法西域记》的第二十二记,这是关于“分别性”和“分别心”的论述,记录如下:

我问上师:《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该如何理解?

上师回答:昨日你于某处见一树,这是记忆,对此忆想的明了是在当下。所以,对于每一个当下来说,并非有昨天的心见到某物。何以故?你要是忘记了一切,那也就没有这样那样的明了了,但此能明了觉知一切的根本却不增不减。对于你说“未来你会长大”,那也是当下依据某种道理虚妄相想的明了,但当下的明了本身没有固定的所明,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故说过去和未来的虚妄心不可得,此两个,皆是想阴遮蔽本觉明妙而产生的错觉。

我问上师:那当下这明明了了的心应该可得呀,为何说现在心亦不可得呢?

上师反问道:当下你明白了什么?无常不住,离开了这所明,那此明白也就找不到了,拿你什么印证你是有心的?并且依此“你有”认为是得呢?

我回答说:虽然种种变化无常不住,但眼根见处,耳根听处,思维想处,身体受处,鼻根嗅处,舌根尝处,六性转圆,皆可印证我是有心的呀,即说此“我有”就是得。

上师回答道:照你这么说,那这样的心它就不会动,唯妙明为然了,要不然,你说的六处也就不能确定了。而且这种心离一切相法,(要不然的话,六辨互相渗透影响,你的见与尝就不能具体明析了),这样它就不是具体实相的存在。一个不动的、唯妙明为然的、非实相的东西,怎么可得呢?就如同你想抓住虚空一样,怎么能如愿呢?

我回答道:我明白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不会颠倒。只要不颠倒,心就是无上菩提的妙明觉照,此觉照的“见”性圆满遍虚无的一切所。

上师回答:是的,此“见”本自恒常,从未生灭,何谈“可得”呢?且此见性不受身体局限,心识影响,前后无别,恒定不动。故说“三心不可得”,而此觉照之“见”没有增减,从未失却。

我问上师:此“妙明精见”,若身体消亡,它是否依然不动不毁?

上师问我:你认为何种事物会消亡?

我回答道:渐次变化之物,如身体。这样想来,世界上存在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渐次变化的。所以,我不知道什么东西会不销亡,除非“不存在”本身才会不销亡,毕竟“不存在”外面再说不存在就没有意义了。

上师回答说:是哒,你的明悟妙赞,此“见”体就是这样的名为“不存在”,用时显性,当用当有,即名存在。

我感悟说:如此这般,那真正的“我”也就不存在了,但又能随着我的执取显用而存在。我如果彻底不执不取,那也就归于寂灭了,我已经明白这样的境界就是涅盘,回归“见体”本身,能照破一切虚妄。

上师答言:由此可知,此“见体”觉照圆满,即你真性,觉了分明,于众变化中恒古不迁。而“心”是对境生起的分别知见,依此“见体”觉明妄立,故说“不可得”,非指本性觉明精见。

我问上师:这觉明精见的“分别性”与对境升起的“分别心”,我如何透彻的理解呢?我已了知,见树即见“见”,见“见”即见我;见花亦复如是,见万法即见我,离诸万物,“我”亦不可见。若不见“我”,那究竟是谁在分辨这“不见的我”?

上师回答:你说见树、见花,见绿、见红,你能明了是你在见,毕竟花树等印衬你是存在的,若离诸相,没有什么东西能印衬你是存在的,那又是谁在知道这“没有的我”?这个问题我以前就回答过你,无上菩提的这妙明性,常住不灭,觉照圆满。它是能够明了定义“不存在”的,它永远在不存在的前面。你以“我”妄立知见,故有此问。实际上,觉照之性,自知之明,皆“见”唯一,无有差别,这就叫以己见己。对于人们于万法而言,就是自心取自心。菩提能觉照显化“不存在”,亦能明白“不存在”,“存在”和“不存在”,皆是它“觉照圆满的体现”,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或者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皆是它自知之明的分明,这就是觉明精见的“分别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