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车轮的改动(1/2)
“族长,这次测试,我发现现在的车厢的厢体有些长,运送的东西更重,是不是可以再加装一到两对车轮,这样就能将车厢的载重分摊到各个轮子上去,不仅保证了厢体的坚固,还能减小对轮子的磨损。”
在木工坊就像是来到了自己的主场,熊木的思路也清晰了许多。回想起才结束的测试,他也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没错,以现在的车厢厢体来说,两对轮子有些少,但具体加装几对,你要根据实际情况去确定。”
这种事情熊木他们自己去考虑就行,熊洪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至于做成什么样,只要不是与预料中相差的太大,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另外就是轨道车要爬坡或者下坡的问题,因为马匹的数量有限,一旦坡度太大,很有可能就拉不上去。”
熊木指着铁矿山准备铺设的地图给熊洪看,“这里、这里都有两个很长的坡度,而且都比较陡,平时马车上去都要有人在后面推,要是车厢的话,载重一多,需要推的人就更多了。”
在平地上和上坡,所需要的力气不同,上坡更加费力,这时候就需要额外给牲口一个力,或者增加牲口的力量。
“光靠人推肯定不是办法,最好还得想其他的办法来解决。”熊洪盯着图上的线条,仿佛看到了上坡时众人推车那种狼狈不堪的场景。
“这样,这种超过百米的陡上坡,在坡底设置一个站点,多养上一些马或者牛,上坡前,车厢先在这里停下来,换马换牛,或者再增加一倍的畜力,应该就能轻松地拉上去了。”
“这个办法可以,反正上坡时也快不起来,就让牛来拉,它们的力气更大一些。”
“嗯,另外,熊木你也要好好测量、规划一下沿途铺设的路线,不仅是这种上坡,在线路中途也要选几个地方,设置这样换牲口的站点,让拉车的牲口换一批,让车厢保持一定的速度。”
“好。”
畜力的大规模运用,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而对于畜力的管理和对牲口的照护,熊洪已经在让熊材、熊奇等人去制定相应的规定了。从牛马谷到芦苇原,从熊山脚下到鹿山诸部,散落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牲口养殖点,这些经过驯化的第二代、第三代畜力,越来越成为部落最稳定的畜力来源。
部落准备修建的第一条线路,熊洪的计划中,是从新修建的围墙处,直接通到本部码头,五六里的距离,中间也没有太大的坡度,这中间倒不用轮换拉车的牲口。
但连接着本部冶炼坊、木工坊和炼铁坊、铁矿山、煤山、盐矿山的线路,铺设就复杂了一些。
铁矿山、煤山一个在部落的西北方,一个在正北处,他们两地开采出来的矿石,要被运到炼铁坊冶炼成铁锭或者浇铸成工具后,再运送到部落的冶炼坊里。
虽然炼铁坊里面也有冶炼的功能,但都是铸造大型器具的,一些诸如菜刀、铁锤的小型器具,或者需要反复锻打提高铁器品质的工具,都是部落冶炼坊来制作的。
还有盐矿山,在部落的东北方位,也在煤山的东边一些,距离算是最远的,地形也更为复杂,为了减少铺设成本,只能将轨道铺设到煤山后,再从煤山延长至盐矿山,这样盐矿山出产的盐矿,才能更方便地被运送到部落。
而这样的线路铺设完成,加起来至少得有个四五十里的长度,期间要没有畜力的轮换,怕很难进行有效运输。
“线路先这样定下来,第一条线路这几天就可以开始准备铺设材料,第二条北方的线路,你还得再确定一下具体的地点,尽量避免有较大较长的坡度。”
熊洪极力避免坡度的原因,自然是担心运输的安全。
要是以往靠族人手提肩扛,或者用独轮车输送,这种安全室挺安全的,但运输量太少,而用马车或者轨道车,重量太重,安全隐患也就越来越大。
载着重物,车厢的惯性就越大,从山坡到山地,中途如不减速,速度会越来越快,甚至会撞上前面的牲口,更严重点直接脱轨,那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所以行驶的时候,不仅要保证速度适中,还要保证有效的刹车。
目前车厢的刹车系统,就是在车轮上安装按压式的横杆,并配有“闸瓦”,来卡住车轮外侧上的一个突起,从而达到紧急停车或者减速的目的。这个系统需要每节车厢都要安装,而且每节车厢上操作的族人都要会用。
“另外,我有个想法,不知道适不适合说,”熊木看着熊洪,有些犹豫,但看到熊洪鼓励的目光,便拿出一个笨重的圆盘状物体,“我觉得可以取消掉轨道上面的挡板,直接在车轮上加装,这样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