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农神(2/2)
“大明如今到底怎么样了?究竟发生了何事?”朱元璋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自言自语道。对于大明的任何风吹草动,他都极其敏感。此刻,他从天幕之上竟然惊异地发现出现了大明后世的皇帝身影,这让他心中愈发不安起来。而眼下所目睹的一切,更使得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多年的治国经验猜测到,在这位崇祯统治下的大明天下定然是发生了不少变故。也许是天灾降临,导致百姓受苦、农田歉收,但以他对人性的了解,他坚信其中人祸必定也是少不了的。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心急如焚,一颗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
一旁的朱棣见此情形,同样心急如焚。他瞪大了双眼,关切地追问道:“大明究竟出了何种状况?难道是那些北方的鞑靼又来犯境了不成?亦或是遭遇了罕见的天灾?”朱棣的声音中透露出焦急与担忧,他深知大明的安危关系重大,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盯着这个发评论的人,心中暗自思忖着:此人既然敢如此发声,那必定是我大明的皇帝无疑了。只是不知这到底是自家老大的第几世子孙呢?然而此时此刻,更为紧迫的问题摆在眼前——必须尽快弄清楚大明如今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回太祖、成祖……”崇祯皇帝见到太祖和成祖相继发话,忙不迭地开口回应道,“现如今大明可谓是内外交困啊!国内灾祸连连,旱灾、水灾、蝗灾接踵而至;而外部又强敌环伺,虎视眈眈。更糟糕的是,眼下连大明士兵们的军饷都无法按时发放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眉头紧皱,疑惑地问道:“成祖?这又是何人?莫不是咱家老大或是其后代中有谁干得极为出色,方能获此尊称?”可不知为何,就在这一瞬间,朱元璋心头忽地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
“成祖?哼!那个小兔崽子竟敢擅自将朕的太宗庙号改为成祖,简直是大逆不道!”朱棣闻言顿时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地吼道。想当年,自己可是给自己定下了太宗的庙号,没想到今日竟被后世子孙这般篡改,着实让人气愤难平。而随着朱棣的这番怒吼,他过往所做的种种功绩与努力似乎也在这一刻被无情地揭露开来。
但是他现在也没办法在天幕上面说什么,因为他现在不想朱元璋知道这些。
“时光倒流至上世纪 60 年代左右,那时的中华大地遭受了一场持续长达三年之久的严重自然灾害。这场灾难波及范围之广,可以说涵盖了整个国家。粮食大面积减产,百姓们陷入了极度饥饿的困境之中。袁平先生在那个艰难时刻同样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了粮食增产对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将原本专注于红薯和西瓜等作物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水稻之上。从此,开启了他为解决国人吃饭问题而不懈奋斗的辉煌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