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邵慧澜“婚变”(1/2)
杨军回干部学校第二天才知道,他走后的一个星期,干部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大调整。
八一农大的校长李重民不再兼任干部学校的校长。原干部学校的校长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主管学校教学和生产的副校长邵青山,另一个是主管学校生活和后勤的副校长秦国风。
干部学校师生们都认为,副校长邵青山会接李重民的班,出任新海湖干部学校的校长。
就在李重民调走的当天,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干部处的副处长项民亲自来干部学校宣布任命,任命秦国风为新海湖干部学校的校长。
副校长邵青山原地不动,另外把八一农大的党委办公室主任冯涛调到了干部学校,任干部学校的副校长,主管学校的生活和后勤,接秦国风的班。
杨军不知道为什么干部学校会做出这样的调整。
肯定是秦国风去北京找中央文革的杭深,在背后做了手脚。
另外,他还听说八一农大的领导班子也做了调整,于怀宝不再担任八一农大的书记,苏萍也从八一农大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
于怀宝回了北京,苏萍去了明山县政协,担任明山县政协副主席。
杨军不知道苏妈妈接到这个任命是喜还是忧。
他回干部学校的第二天。就去了明山县城,来看他的苏妈妈。
从八一农大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苏妈妈心情肯定不好。
有段时间没去苏妈妈家了,他很想念苏妈妈和大姨。
大姨是个坚强的老人,六十多岁的人了,腿疾恢复的很不错,上下楼梯和正常人一样。苏妈妈的气色也不错,没有因为退出领导岗位而伤心。
反而心情特别的好,见杨军来看她们。两个老人你一句我一句,和杨军聊个没完。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大衣提了个篮子,出门买菜去了。
剩下苏妈妈一个人详细的问起了杨军的学习和工作。
严厉的批评了杨军作为干部学校的优秀学生,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请假三天,一个星期都没有回校,问他这一个星期究竟干什么去了。
问完杨军后,苏萍用深邃的眼光紧紧的盯着杨军。
杨军很惊讶,他请假外出,苏妈妈怎么知道的这么快!
杨军当然不能把这一星期发生的事告诉苏妈妈,想了好一阵子才说:
“苏妈妈,我请假回了趟伊兰屯,回了趟我们27连。你不知道吧,我的指导员张海波在26连的伐木生产中,不幸溺水身亡!我以前和苏妈妈说过我的指导员,他是一位很优秀的知青干部,我这一年的成长,离不开指导员的关心和帮助。指导员去世后,我第一时间赶了回去。走的急,没有和您打招呼。对不起,苏妈妈”。
说完,杨军流露着真诚的眼神,看着苏萍。
苏萍听了杨军的话很惊讶。
向杨军问道:
“就是你经常和我提起过的张海波?哦,太不幸了,我也是前几天从兵团下发的通报上看到的,当时看到后,没当回事,以为是兵团的一般生产事故,没想到张海波就是你经常和我说的那个优秀指导员,太可惜了。那农七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杨军不知道苏妈妈对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态度,他不想就这件事向苏妈妈讲的太多。
因为指导员的这件事涉及到了很多的人。
孙启民、王实秋、金富华、常红兵,这些人都是生产建设兵团有影响的人物。也许他们中间的哪个人和苏妈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说的轻了,说的重了都不合适。
正好苏妈妈问起他农7师如何处理这件事。
杨军心想,何不利用苏妈妈在生产建设兵团的上层关系?给指导员的牺牲要个公正的待遇。
想到这里,杨军就农7师如何认定指导员是在劳动生产中操作不慎,溺水身亡的处理结果,告诉了苏萍。
听了杨军的话。苏萍不动声色的看着杨军,向杨军问道:
“孩子,你是不是想就指导员的身亡,要个正确的处理结果!说白了,就是想给你的指导员定个牺牲,要个烈士,是不是这样的”?
说到这儿,苏萍严肃的看了一眼杨军,然后又继续说道:
“孩子,你有什么话就和妈妈明说,妈妈一直把你当自己的孩子,你千万不要在妈妈面前遮遮掩掩”。
杨军被苏萍说的满脸通红,他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说:
“是,妈妈,您说的对,我这次回伊兰屯,就指导员的死亡做了些调查,事实是这样的。
“指导员,下淡水河拔木是不存在操作对和不对的问题,给指导员定性为操作不慎溺水而亡,事不公正的”。
苏萍听了杨军的话,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对杨军说:“
“孩子,你别为这件事耿耿于怀,既然张海波是因公牺牲的,那妈妈就给你搞一下特殊,动用妈妈的社会关系给你把这件事处理好,正好妈妈在松江省妇联工作时。和松江省委宣传部在省委大楼同一楼层办公,妈妈的办公室紧挨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向东的办公室。平时就工作上的一些问题经常和郑部长交流,我们的关系相处的还比较不错。上次开省人大七次会议,我和郑部长分在同一个组,我们就松江省建设向人大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议。会后郑向东告诉我,他现在已经调到了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任政治部主任。
妈妈明天就给郑向东打电话,让郑向东代表组织把张海波牺牲的待遇问题给落实了。
杨军听了苏萍的话,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笑了。
大姨的腿真的好了!不到一个小时,一篮子新鲜的蔬菜就买了回来。
她一进门就高兴的冲杨军和苏萍说:
“阿萍,小军,你们快来看,多么新鲜的蔬菜,今天可真幸运。我一出门就碰上了新海湖公社湖江大队,给咱们八一农大送菜的车。赶车的是湖江大队的支书邓红林,他见我上街买菜,把我的篮子抢了过去。西红柿、豆角、青椒,满满的给装了一筐。我给邓书记钱,邓书记说什么也不要,还和我生气,说他敬佩苏书记的为人。知道苏书记要从八一农大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他这么做,是为了表达他的一番心意。我没有办法,谢过邓书记后,就把菜给提了回来。反正也不是多么值钱的东西”。
苏萍听了大姨的话,埋怨道:
“大姐,大队种点儿菜,也不容易,肥呀,水呀一样也少不了,风里来雨里去,他们也不容易,我们不能占集体的便宜。抽个时间,我把钱给邓书记送去”。
大姨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突然,大姨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冲杨军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