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 第245章 它让你热血沸腾,也让你如鲠在喉。

第245章 它让你热血沸腾,也让你如鲠在喉。(1/2)

目录

第245章 它让你热血沸腾,也让你如鲠在喉。

不怪华艺的王军,和《八佰》的导演管胡会心有戚戚,主要是陈默这人真的太邪性了。

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双刃剑啊!

甚至于网络上都开始流传一句话:“真正牛逼的电影,敢于邀请陈默参加首映礼!”

虽然只是网友戏言,但是却还真的没谁觉得,就只是戏言了。

如同陈默的电影首映礼,如今都已经成了业界标杆,特别是那第一排的“华娱小”,几乎成了公认的权威认证了。

所以,王军思考了许久,还是给陈默打了个电话:“陈导,嘴下留情啊!”

陈默不由地就有些委屈,神特么嘴下留情,我特么啥也没说啊,都是那群傻屌网友和傻屌媒体胡乱解读的好吧

他真的就觉得自己挺冤枉的!

“王总,要不,我还是不去了吧你知道的,我不管说什么,都会被曲解啊!”陈默说道。

“哈哈哈!只是玩笑而已,陈导你现在可是电影首映礼的标配风向标,网友都说,要是都不敢邀请你参加首映礼,那一定是烂片!”王军连忙说道。

开什么玩笑,虽然说陈默的确是双刃剑,可是电影只要不差,那就是绝佳的宣传武器啊!

不客气的说,如果电影还不错的话,那么陈默一个人的宣传威力就能抵的过数百万上千万的宣传效果!

你别看陈默参加了《急先锋》的首映礼,然后被媒体和网友们各种歪曲解读,可是实际上,对于《急先锋》来说,还真的未必就是坏事。

至少曝光量是实打实的。

虽然相对负面,可是那真的不能怪陈默,只能说电影本身不行。

否则的话,这种曝光率,可是求都求不来的。

第二天,陈默带着杨蜜和赵莉影来到了《八佰》的首映礼现场。

王军和管胡都第一时间迎了上来。

“陈导,有个请求!还请陈导答应。”管胡笑着说道。

陈默有些讶然地问道:“管导想说什么”

管胡苦笑着道:“稍后首映礼结束,如果电影有哪些不足,还请陈导你直接说,千万别说场面话啊!”

陈默有些傻眼,不是这么刚的吗

管胡又接着说道:“我主要是怕媒体和网友过度解读啊!”

“所以,千万不要客气,敞开了说!”

“哈哈哈!”众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连媒体人也都不由地莞尔。

可见陈阴阳师的威力的确巨大,管胡这第一时间就打预防针。

不过,相比起《急先锋》缺点明显,优点缺缺来,其实《八佰》优缺点都是非常明显的。

陈默倒是不会像在《急先锋》首映礼上那样,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不过,也好,陈默其实很想说,我真不是故意的,可是架不住电影稀烂啊,那我能怎么办

对于这种电影,又不好直接说,只能用场面话来应对。

可是天地良心,自己说的那些话,真的是大家解读出来的那个意思吗肯定不是好吧

我,陈默,诚实守信小郎君,从不说假话!

《八佰》的首映礼开始。

听着上面的管胡在那侃侃而谈,说在拍摄过程之中,怎么怎么为了还原历史场面做出了什么之类的,陈默就忍不住摇头。

其实《八佰》成也历史,败也历史。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四行仓库保卫战是真实历史事件,是有史料记载的。

可是《八佰》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可以说几乎让整个电影和历史真实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割裂。

你要是单纯的说电影,没毛病,毕竟,电影肯定不能完全参照真实历史,可是你宣传的时候,却是各种说历史,各种说还原。

什么“七年筹备”“1:1复刻四行仓库”“考证大量历史资料”;

管胡更是声称:“要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抗战。”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毁誉参半的原因所在。

言归正传,终于前面的首映礼的流程走完,开始放映电影。

这部电影,陈默前世的时候看过,不过,这一世,或许是身份不同,或许是拍的电影多了。

所以陈默很自然而然地就会从导演的身份和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

怎么说呢

前面的戏份,的确有些冗余的感觉。

四行仓库保卫战,电影根本没有交代为什么要打这一场仗,陈默不知道管胡是怎么想的,但是可以说如果站在观众的角度,不是特别熟悉这段历史的话,看着就会显得特别别扭。

因为历史上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实就是一场“表演”!

全片聚焦“怎么打”,却几乎不解释“为什么打”。

守军士兵迷茫:“我们在这儿拼命,到底为了啥”但无人回答!

租界看客嘲讽:“四百多人挡日军演戏吧!”

而现实观众:“莫名其妙啊!”

想学《敦刻尔克》的“去政治化”,但最讽刺的是,四行仓库本身就是政治符号;导致历史党不满,普通观众迷糊。

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比如杨蜜和赵莉影,她们虽然了解了一下四行仓库保卫战,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所以看的时候,就有些迷糊。

当然,这部电影的优点,或者令人惊艳的地方也很明显。

可以说这个题材,这场仗,本身就非常有代表性。

为什么这么说从电影创作者,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来说。

这部电影,这场战役可以说天然的就有一种非常鲜明的,或者说非常震撼的视觉对比。

从视觉冲击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最显眼的就是色彩与光影的极端对立!

一边是租界霓虹璀璨,灯红酒绿,赌场、舞厅的暖黄色灯光,洋人贵妇的华服,香槟杯的反光。生活如常,记者拍照、商贩叫卖、孩子嬉戏,仿佛战争是场“表演”。

而另外一边的四行仓库却是灰暗压抑的,硝烟弥漫的冷色调,墙体弹孔密布,士兵满脸血污。充斥着死亡气息,残肢断臂的特写,泥浆混合鲜血的地面。

可以说这一幕,绝对足够具有视觉震撼感。

“一河之隔,两个世界”——殖民地的畸形繁荣 vs华国的残酷抗战。

同时不得不说,管胡的确不愧是拍艺术片出身的导演,玩起对比来的确是有一手。

对比上不止是视觉上的对比,同时还有声音上的。

比如租借区的留声机播放《夜上海》,舞厅爵士乐,人群的欢笑声。

而四行仓库这边,子弹呼啸、爆炸轰鸣、士兵痛苦的呻吟。

里面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镜头:一颗子弹击穿仓库窗户,镜头切到租界舞厅,爵士鼓点与枪声节奏重合——艺术化的残忍。

还有一点就是人群的反应的对比。

租界看客:举着望远镜“观赏”战斗,像看马戏表演;

赌局下注“国军能守几天”;

最后被感动,纷纷捐款捐物——讽刺“麻木到觉醒”的转变。

仓库守军:明知被当作“政治筹码”,仍以血肉之躯抵抗;

镜头多次对准士兵凝视对岸的眼神——不甘、愤怒、悲凉。

而把这两边分割开来的苏州河就成为了一道非常明显的“殖民伤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