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泉明月 > 第227章 金黄丛中一抹绿

第227章 金黄丛中一抹绿(1/2)

目录

一行人来到谢文元所指的上等肥沃水田所在。

程似道的行动依旧如初,亲自蹲在田埂上抽查数块田里的稻穗结成籽粒的情况。

此时,他脸上的神色比先前更显凝重了几分。

“谢夫子,这一片田里生长的稻穗情况,在你们村的一千多亩水浇地里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程似道问。

谢文元轻轻点头:“大人,这一季晚稻的收成确实不是很好。在青苗期间,禾苗上虽然没有再生蛾虫,但是,别的小虫小害却是一点也不少。村民们为此也是全家老少齐上阵,亲自下到田里来抓禾苗上的小虫子。可是,因为当时村中青壮大部分都去了桂阳监服秋季徭役,家中只留下些老弱妇孺,因此,在处理稻田虫害时各家各户的行动效率和应对措施都不是太好,从而导致庄稼在抓虫和控虫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也是因为禾苗里小虫小害的缘故,今年晚稻禾苗幼苗的分蘖也非常差。以往一束禾苗至少能分蘖八九束青苗,可这季晚稻大多数苗株都只分蘖了五六束青苗。”

听完谢文元的解释,程似道心情更加沉重起来。

今天他亲自来桐江村视察晚稻的产出情况,正是听说了县城附近农田的水稻结穗情况很不好,才有此一行。

现在,看到桐江村的水稻连正常年份的产量都达不到,他相信其他村庄只会比桐江村更糟糕。

若是全县的晚稻收成减产严重,秋税能不能收上来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乡村的地主,会将减产之祸转嫁到佃农身上。

如此一来,加上山区乡镇因为干旱导致的大部分土地绝收,失去秋季收成的百姓生活也将没有着落,以此累积,永兴县境内必将会出现一批数量非常庞大的饥民,照这么发展下去,今年的冬天很有可能要出乱子。

当然,程似道不会以一两块田里的稻穗做参考,清点了两块田里的稻穗结粒之后,他继续沿着田埂行走,仔细观察每一块田里稻穗的情况。

此时,有些稻子已经熟透的稻田里,村民正在挥舞镰刀收割稻子。

看着三三两两忙碌劳作的村民,程似道的心情似乎好了一些。

围着谢文元所说的上等肥田看了一大圈,程似道忽然发现,前方一处地势略高于他脚下所在的稻田有些异样,那处稻田上种植的禾苗的颜色似乎异于周边田里的禾苗。

在金黄一片的稻田里,突然出现一小片略微泛着青色的禾苗。这一视觉差异让他感到疑惑,他心里生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莫非此块田里种植的水稻品种与其他田里的不一样。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谢文元问道:“前方那处地势稍微高些的田里,种植的是什么品种的稻子?”

谢文元朝程似道手指的方向看去,心里盘算着那一块稻田是谁家的。

“哦,回大人的话,那块田里的稻子,也是占城稻。”谢文元答道。

“哦,夫子有没有发现前方那块田里的禾苗明显青涩一些。”程似道一边说,一边向那处稻田走去。

谢文元在后面跟着,口中答道:“那块田里的禾苗确实比旁边田里的要青涩一些。那块稻田目前是谢大山家在耕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