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无声之证 > 第143章 挖眼案(九)

第143章 挖眼案(九)(1/2)

目录

“一般来说,狂欢型杀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方向性,也就是特定的目标,通过折磨和猎杀被害人来满足自己的变态人格。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然后就会进入随机性阶段。”

李睿继续说道:“而随机性阶段就是不停的杀戮,不再选择特定的被害人。比如像乞丐杀手刘明武,他专门挑选乞丐下手。到了案件后期,他开始滥杀无辜。目前看来,凶手还处在第一个阶段。但他有无数种方法来处理尸体,为什么会选择挖眼之后抛尸?这点我还没有想清楚,因为他的专业手法是一个巨大的破绽。”

滕艳兰听到这里,不由地皱眉。她对李睿执着于凶手为何给被害人挖眼球这一点有些厌烦。在她的认知里,凶手既然杀了人,他做出任何匪夷所思的残忍行径都是理所当然的。

\"全市注册外科医生超过1200人,\"滕艳兰皱眉,\"再加上医学院教师、退役军医、殡仪馆整容师……\"

\"范围还可以缩小。\"李睿调出另一组照片,他指向照片上的其他伤痕,\"这些烟头烫伤和淤青显示他有严重的虐待倾向,建议排查有医疗背景且有暴力记录的人员。\"

“我基本同意李睿的看法。”张旭表示赞同,但同时也指出,“虽然可以确定他的职业,但是就如同滕艳兰所说的,这个职业覆盖面就太广,对我们的干扰也很大。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作为狂欢型杀手,他有观察被害人痛苦和引发恐慌的人格驱动。他会选择安全的地方来观察自己的战果,所以他不会着急离开。但是有一点,越是经过精心谋划,那么越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破绽。那就是他一定事先准备过,比如说踩点。”李睿说道。

“案发之后,我抽空去过案发现场。电力公司大楼外有员工停车场,那是绝佳的隐身地点。可惜没有监控。”滕艳兰说道。

李睿说道:“还有一点,案发后现场比较混乱,我们整个过程都在早高峰之中。如果我是凶手,在远处观望一定无法满足我,只有再次回到作案现场看戏才能满足。所以,我怀疑他可能就混迹在人群中观察我们。李璋是这方面的高手,说不定能够在我们办案的视频里面发现他。”

张旭神色凝重地问道:“李璋,你有把握没有?”

李璋憨厚地笑了笑道:“可以试一试,只要同一个人出现两次,根据他的步态,我还是有些把握的。”

张旭环视众人:\"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分秒必争。李璋,你负责分析监控中嫌疑人的步态特征。鲍文婕,重点筛查医疗系统内有异常心理评估记录的人员。滕艳兰,带人重新勘察三个抛尸地点周边环境。\"

会议结束时,滕艳兰注意到李睿仍站在投影屏幕前,凝视着受害者生前的照片。在闪烁的蓝光中,她第一次在这位冷静到近乎冷漠的法医眼中,看到了无法掩饰的愤怒与哀伤。

窗外,夜幕笼罩着城市,霓虹灯依旧闪烁。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间,一个扭曲的灵魂正在黑暗中游荡,等待着下一个猎物。

凌晨两点的刑侦队办公室,日光灯管在头顶发出细微的嗡鸣。

滕艳兰将第三包速溶咖啡倒进马克杯,深褐色的粉末在杯底堆成小山。从案发到今天,她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饮水机的加热指示灯忽明忽暗,像极了此刻她混沌的思绪。

\"你的手在抖。\"李睿突然出声,解剖刀在指尖转出冷银色的弧光。他面前的解剖报告铺满整张办公桌,每张照片都用磁钉固定在特定坐标,仿佛在重构死亡现场。

滕艳兰猛地把水壶砸在桌面,滚烫的水流冲散咖啡粉末:\"管好你的尸检报告就行。\"她颈侧的玫瑰文身随着吞咽动作起伏,那是三年前卧底缉毒时留下的纪念——如今却成了压力爆发的导火索。

李睿的睫毛在镜片后颤动,他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焦躁分子。这不是比喻——自我封闭赋予他的联觉能力,能将情绪转化为具体的感官体验。此刻滕艳兰的焦虑像团带电的雾,刺痛着他的鼻腔。

除了没有破案,更多的是对被害人的同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