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刘英娥的誓愿(1/2)
刘英娥来到四圣祠曾经的位置。
焚了纸钱,祭奠了水酒浆饭,痛哭了一场。
县太爷姚忠信只是在她刚到的时候,假模假样的说了几句官话,不咸不淡的安慰了两句,但话里话外表示,赵天财不是因公殉职,而是为了报兄弟赵天宝之仇,擅自与人私斗造成的。
做为地灵县二把手,保地方平安的捕头,竟然知法犯法,出了人命官司,不向他这个县太爷汇报,简直目无国法,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县太爷?
姚忠信愤怒的指责赵天财生前不尊重他,不及时汇报,而是私自报仇。结果被人杀了,朝廷肯定不能以因公殉职抚恤。
既然赵天财已经死了,人死罪消,姚忠信宽宏大量,就不追究了。、
希望刘英娥节哀。
姚忠信不愧读过很多圣贤书,一套一套的道理。
刘英娥大字识不了几个,哪怕觉得县太爷的话有些不对劲儿,却找不到破绽在哪儿?
又是遭逢变故,脑袋一片空白,姚忠信说什么就是什么。
她只是木然地点头,表示感谢。
哭不能解决问题。
赵家兄弟都死了,她虽然是个瘦弱的女人,不得不扛起责任,如果她倒下了,赵家全完了。
丈夫的死永远是个解不开的谜。
刘英娥抹去泪水,给姚忠信提了个要求。
希望看在赵天财办事认真,日夜勤勉的份上,没有功劳也苦劳。
拨下一些抚恤银两,以便她能顺利生下孩子,抚养长大,算是为赵家留下了香火。
姚忠信沉吟了半晌。
十分为难地说道:
“不好办哪!赵捕头毕竟不是因公,朝廷法度森严,谁敢违规办事,万一泄露,不但乌纱不保,六斤半重的脑袋恐怕也要搬家。不是本县不帮你,实在是不能违犯国家法度。”
他从袖子中掏出五两银子。
“这是本县个人的一点奠仪,你也知道本县向来不爱金钱,两袖清风,没有多少钱。你暂且用这五两银子应急,若有困难,去县衙找我。”
刘英娥呆住了。
丈夫活着时,经常对她说,这位县太爷外表忠厚,内心奸诈,有读书人的学识和头脑,却是个吝啬、无赖的性子。
对待下属刻薄、凶狠,呼来喝去,使唤牛马一般。
她还说丈夫小心眼,县太爷温文尔雅,面相端正,怎么会是这种人?
笑话像丈夫这样的粗人,背后说人家坏话,是自己做不到羡慕罢了!
今天算是开眼了。
县太爷比丈夫所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假仁假义,装腔作势,说大话使小钱。
刘英娥什么没说起身便回家了。
姚忠信托着五两银子,尴尬的伸着。
刘英娥找了几件丈夫的衣服、鞋子,为丈夫埋了个衣冠冢。
好在丈夫对下属不错,有几个生前好友,主动上门忙前忙后,总算把赵家兄弟的后事操办完了。
刘英娥拿银两给那些帮忙的兄弟。
让他们去酒楼喝酒吃饭,剩下的大家分了。
她一个新亡了丈夫的妇道人家,就不能作陪了。
人们都散去了。
小小宅院一下子冷清下来。
刘英娥在卧室里呆坐了半天了。
夜色从窗外铺进屋中,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
丈夫死了。
死在谁手?姚忠信没说。
前来帮忙的弟兄告诉她,赵天财死在邪教天命会成员,一个叫陆镇的之手。
详细过程没人看到。
捕头在四圣祠下落不明,得到报告的县太爷立刻加派了人手,日夜不停的监视四圣祠。
四圣祠凭空消失之后。
县太爷请来山真人作法,抓住了陆镇。
陆镇关在县衙的大牢。
“我想手刃此贼,给天财报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