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139章 行王屋山

第139章 行王屋山(2/2)

目录

而太渊第一次对司马承祯感兴趣,是那年在崇道观藏经阁,从泛黄的《道藏辑要》里,看到“白云子司马承祯“几个朱砂字迹时,因为刚好和自己师爷的道号一样。

就仿佛大家小时候,会对和自己名字相似或者读音相同的人感兴趣,太渊也是一般,更不必说道号完全相同的人了。

甚至太渊还有过妄想,自己师爷就是那位从唐时存活至今的大宗师。

不过,这种妄念后来随着年纪增长也消失了。

“这司马承祯呐,是唐朝的道士,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也是茅山宗第四代祖师…”

太渊给两个徒弟普及介绍。

说起来,自己跟这位还是有些渊源的。

因为司马承祯拜师嵩山道士潘师正后,学习上清经法、符箓、导引、服饵等道术,之后曾隐居天台山玉霄峰。

估计是先辈有所交流,所以崇道观也有部分司马承祯的记载。

“……开元盛唐时期,玄宗皇帝请司马承祯在王屋山自选佳地,建造阳台观以供居住。并按照他的意愿,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

在边走边说中,时间过得很快。

山道渐窄,远处传来樵夫砍柴的钝响,惊起几只山雀。

“这位道长…“一个背着柴捆的老樵夫擦着汗走来,看到太渊三人时明显一愣,“这荒山野岭的,几位是要往何处去?“

太渊执了个道礼,宽袖在晚风中轻扬:“老丈有礼。贫道听闻这王屋山中有一处古观…“

“可是寻那阳台宫?“老樵夫将柴捆换了边肩膀。

太渊却露出喜色:“正是,不知老丈可否指个明路?“

老樵夫指着西面山坳,“顺着这条兽径走,过两道溪水然后往右拐就能看到了。”

太渊道谢。

林平之上前两步,掏出几枚铜钱递于老樵夫。

老樵夫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只是指个路……“

但拗不过林平之,最后只好收下。

三人沿着樵夫所指前行。

阳台宫,其位于王屋山华盖峰的南麓,因地处阳台而得名。

其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太渊远视之,其北依天坛山,高高矗立,形似凤首,面对开阔的九芝岭,犹如凤尾,阳台宫正好处于凤背之上。

太渊不禁赞道:“不愧是被视为【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

“师父,我们现在去扣门吗?”

太渊想了一下,又看了看自己等人的衣着,因着赶路,哪怕几人有武功在身,依然显得风尘仆仆。

“不了,如此登门拜访有些失礼。”太渊说道。

“既然找到地方了,那我们先下山找家客栈清洗一番,明日再来。”

说完,转身沿着原路返回。

由于已经走过了一遍,又快要落日了,所以回去路上运起轻功,速度飞快。

都到了又不进去。

林平之和绯村剑心能说什么呢?

作为徒弟,只好跟上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