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141章 炼神炼形

第141章 炼神炼形(1/2)

目录

阳台宫。

太渊正用竹篾编着茶垫,指间动作行云流水。

宋之谦靠近,见他将最后一道篾条嵌入缝隙,忍不住笑道:“太渊道友这双手,既能抚琴论道,又能编筐织篓,当真妙哉!“

“不过是些消磨时光的小技,道兄见笑了。”

“倒是道兄前日所讲的“形神互化”之理,让贫道对精、气、神的统合有了新解……”

太渊在阳台宫盘亘了十几日。

这十几日里,他每日上午与宋之谦谈玄论道,午后小憩片刻,下午进入藏书楼观阅经典,晚上指点一下林平之和绯村剑心修行上的疑惑。

作息极为规律,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太渊把自己的修道感悟如实全部相告,丝毫没有藏一手的意思。

《悟真篇》的精义理解,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关于精、气、神互相表里的统合……等等。

宋之谦对太渊这种一点都不敝帚自珍的做法感到钦佩,更感慨其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博大宽广的胸襟。

于是,自己也是一展全部所学。

《形神坐忘论》的形神之变,《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的炼形炼神之说……特别是各种存神服气为主的修行方法,让太渊也是眼前一亮,灵感迸发。

毕竟宋之谦修行的是还是上清派的路子。

上清派最具特点的修炼方法是存思。

认为通过存思,天地之神可以进入人体,人体之神与天地之神囗混融,即可飞登上清。

可惜真正的经典《大洞真经》宋之谦的手上也是不全,按照其所说,正本内容在明初的时候,就被收录到了皇宫的《正统道藏》里面,题为《上清大洞真经》。

当时组织编撰的乃是龙虎山天师道第四十三代天师,有【道门硕儒】之美称的张宇初。

这不禁让太渊的心思一转。

他想到了南北朝时期道士陆修静得到宋明帝的支持,广罗各地道经,编成《三洞经书》,其中收集了道书上千卷;

又有北宋时期,道士张君房在宋真宗支持下增编道藏近五千卷,称《大宋天宫宝藏》,后张君房又选其精华编辑成著名的《云笈七签》一书。

以及后来的黄裳主持编撰的《万寿道藏》;现在又有本朝的《正统道藏》存在……

太渊心灵一动,忽有预感,自己以后应该会和那位宫里的天子发生交集。

毕竟,这些道藏自己也只有其中的几卷而已。

宋之谦说道:“在正统九年这本《道藏》始行刊板,又有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於正统十校定付印,名《正统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

“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颁之天下,藏於各名山道观。”

太渊这才了然,他说怎么在藏书阁也看到了几卷相关的经文。

这就是太渊阅历的不足了。

他虽然已经算是博闻强记了,但毕竟年纪放在这里,对一些更久远时期的事情,肯定没有一些老人们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