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57章 子欣描梦景,村变乐声扬。教育开新路,山川焕瑞光 。

第357章 子欣描梦景,村变乐声扬。教育开新路,山川焕瑞光 。(1/2)

目录

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气氛愈发热烈。年迈的李爷爷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迹,他身形佝偻,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那双手布满了皱纹,如同干裂的树皮,此刻却轻柔地抚摸着身旁那几本泛黄的书脊,每一下触碰都似带着无尽的眷恋,眼中满是深情。“我这些书啊,陪了我大半辈子,打我年轻时候起,它们就是我最宝贝的东西。白天跟着我下地干活,晚上伴着我在油灯下苦读,现在我想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话语虽轻,却字字铿锵,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坚定,“我愿意把这些藏书捐给村里的图书室,让孩子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就像当年的我,从书里找到了走出大山的希望。” 说着,他缓缓向前挪动脚步,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像是生怕惊扰了这庄重的氛围。来到桌前,他双手虔诚地捧着书,轻轻放下,那一刻,仿佛连时间都为之静止,所有人都注视着这几本承载着希望的书籍。

一旁,年轻的小张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身姿挺拔,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仿佛全身都散发着使不完的劲儿。听到李爷爷的话,他拍了拍胸脯,胸膛挺得更高了,眼神坚定得如同夜空中闪耀的星辰。“李爷爷说得对,咱们年轻人可不能落后。我提议,我们可以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组织学习小组,一对一辅导孩子们学习。咱们年轻人脑子活,和孩子们也亲近,让知识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第一个报名,不管多忙,都一定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小张的话语掷地有声,激起了更多年轻人的共鸣,他们纷纷站起身来,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那神情仿佛已经看到了孩子们在他们的帮助下学有所成的模样。

这时,村里的老艺人王奶奶也加入了讨论。王奶奶是村里的手艺人,一辈子与竹条、彩纸为伴,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她笑眯眯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把精致的竹编篮子,那竹篮编得细密紧实,每一根竹条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是她多年手艺的结晶。“孩子们啊,学习固然重要,但咱们的传统技艺也不能丢。” 她的话语温柔而有力,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大家的心间,“我提议,每周可以安排一次传统技艺课,让孩子们跟我学编竹篮、剪纸、唱山歌…… 这些可都是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不能在咱们这断了根。让他们在学中感受乐趣,在玩中传承文化,也让咱村的手艺后继有人。” 王奶奶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孩子们更是兴奋地围了上来,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王奶奶,编竹篮难不难呀?”“我想学剪纸,能剪出小动物吗?” 王奶奶笑着一一回应,眼神里满是慈爱。

夜深了,凉意渐浓,如水的月光洒在老槐树上,落下斑驳的影子。然而村民们的热忱却丝毫不减,他们围坐在古老的槐树下,持续热烈地探讨着,每个人的面庞上都满溢着对未来的美妙憧憬。此刻,他们仿若瞧见了孩子们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尽情遨游,在传统文化的润泽下茁壮成长的景象。而这一切,皆源自一尘那质朴却深刻的话语,它犹如一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扎下根来,最终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花朵。

一尘望着村民们热烈讨论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欣慰地露出笑容。那笑容里,有对村民们积极响应的感动,有对村子未来的期许。他明白,自己的言语已然激发了大家的热情与创造力,也让众人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与希望。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必定能够成为他们所期望的模样 —— 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力量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村民们齐心协力之下,图书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那是一座崭新的小木屋,屋顶的茅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的光泽,屋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从古老的诗词典籍到实用的农业技术书籍,应有尽有。孩子们一有空就往图书室跑,小小的身影穿梭在书架之间,每当找到一本心仪的书,他们的眼睛就亮得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