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动漫 > 末世空间异能的救赎之路 > 第9章 秘密召集

第9章 秘密召集(2/2)

目录

当众人齐聚一堂时,刘岗看着这些即将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暖流。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个人的脸庞,看着他们或兴奋、或期待、或坚定的表情,他深知,在即将到来的末世,这份信任与支持将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他们在黑暗中前行的希望之光。

就在大家互相认识、交流的时候,队伍中一个叫晓妍的年轻机械工程师站了起来,她留着利落的短发,每一根发丝都仿佛充满了活力,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晓妍兴奋地挥着手说:“我觉得咱们的安全屋,不仅要坚固,还得有强大的防御系统。我可以设计一套自动警报和防御装置,一旦有危险靠近,就能立刻启动。比如说,利用热感应和 otion sensor 技术,只要有不明物体靠近安全屋一定范围,警报就会响起,同时防御武器自动瞄准。而且我还打算设计一套智能追踪系统,能对危险目标进行持续追踪,确保防御的精准性。这套追踪系统可以通过对目标的移动轨迹、速度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提前预判,让我们的防御更加高效。”

李博士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着光回应道:“这想法不错!要是搭配上我研发的高强度纳米材料,用来制作防御设施,那简直坚不可摧。不过这材料成本可不低,资源这块可得好好规划。这种纳米材料的生产工艺极其复杂,需要用到特殊的设备和稀有金属,所以价格居高不下。而且目前掌握这种材料生产技术的团队极少,我们要大量获取,难度很大。不仅如此,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极为关键,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材料性能不稳定。”

赵经理一听,放下手中的笔记本,眉头微皱,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成本确实是个大问题。咱们的预算有限,得把钱花在刀刃上。李博士,你的材料虽然好,但如果太昂贵,大规模使用不太现实。还是考虑一些性价比高的传统材料,这些材料我有丰富的使用经验,能保证安全屋按时按质建成。就像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来源广泛,价格稳定,施工工艺也成熟,在很多大型建筑项目中都被证明是可靠的。而且我认识很多可靠的供应商,能确保材料的稳定供应。我和这些供应商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他们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提供高质量的材料。”

李博士一听,脸瞬间涨得通红,提高音量,语气中满是不耐烦:“传统材料能和我的纳米材料比吗?你那老一套经验在末世可不管用!关键时刻,这可是关乎生死的,多花点钱换来绝对的安全,难道不值得吗?你就是太保守,不敢尝试新东西!纳米材料的强度是传统材料的数倍,而且重量轻,能大大减轻安全屋的整体负荷,在应对各种极端情况时都更有优势。一旦遇到强烈地震或者丧尸的大规模冲击,传统材料根本无法抵挡。纳米材料还具有自我修复的特性,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后,能够自动恢复部分性能,这是传统材料远远无法比拟的。”

赵经理也被这话激怒,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上,反驳道:“我保守?我这是为了项目能顺利进行!你那些新奇玩意儿,成本高不说,还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要是到时候材料供应不上,安全屋建一半,怎么办?我们不能把整个计划都赌在一种还未大规模应用的材料上。而且就算材料没问题,施工团队对纳米材料的施工工艺不熟悉,也会导致工期延误和质量问题。我们没有时间和资金去承担这些风险,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安全屋的建设就会陷入困境。”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气氛瞬间剑拔弩张。这时,陈工靠在椅背上,微微颔首,不紧不慢地说:“大家先别激动。从结构设计角度看,如果结构足够合理,或许能减少一些材料用量,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控制成本。晓妍,你的防御系统设计,能不能也考虑下如何优化,降低对昂贵材料的依赖?比如改变建筑的承重结构,采用更科学的力学布局,让材料的受力更均匀,这样就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古代建筑的结构原理,它们虽然使用简单的材料,却能屹立千年不倒。像中国的赵州桥,巧妙的拱券结构让它历经无数次洪水和地震,依然坚固如初。”

晓妍思考片刻,点头道:“陈工说得有道理,我再琢磨琢磨,调整下设计思路,争取让防御系统更高效、更经济。我可以尝试简化一些复杂的设计环节,同时寻找更常见的材料来替代部分昂贵组件。比如用普通的传感器和经过改良的算法,来实现类似的警报和追踪功能。通过优化算法,提高普通传感器的灵敏度,使其能够达到甚至超越部分高端传感器的性能。”

刘岗看着众人,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建好安全屋。我们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争吵解决不了问题。李博士,赵经理,你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考虑,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把两者结合起来。也许可以在关键部位使用李博士的纳米材料,其他部分用赵经理推荐的传统材料,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控制成本。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纳米材料的使用量,同时提高传统材料的性能,让它们更好地配合。比如在传统材料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增强其强度和韧性,使其更接近纳米材料的性能。” 众人听后,虽然脸上还带着些不服气,但还是纷纷点头,紧张的气氛这才缓和下来,房间里又充满了讨论的热情,大家继续为安全屋的建设出谋划策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