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凤啸长河(2/2)
消息传开,百姓们像炸开了锅似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队伍,迟昭平的义军开始攻打县城。他们冲进衙门,把贪官污吏绑在县衙门口示众;砸开牢狱,救出被冤枉的百姓;打开官库,把金银财物分给穷人。每到一处,百姓们都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有人跪在地上喊她“活菩萨”。
但起义的路哪有那么好走?官兵很快就来围剿了。有一次,他们在山脚下被围困,眼看就要弹尽粮绝。迟昭平却不慌不忙,她让士兵们在夜里点起无数火把,在山上绕来绕去,制造出千军万马的假象。官兵摸不清虚实,不敢贸然进攻,等到天亮发现上当,迟昭平的队伍早就趁着夜色转移了。
地皇三年夏天,迟昭平听说富平的徐异卿也拉起了队伍。她带着人星夜赶路,两支队伍在一片麦田里会师。徐异卿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本以为女子带兵成不了气候,可跟迟昭平聊了几句,就竖起了大拇指:“迟姑娘的见识,比我这大老爷们强多了!”
合兵之后,队伍迅速壮大到十万人。他们的足迹踏遍平原、富平、乐陵、无棣、盐山,所到之处,官府闻风丧胆。有一回攻打一座城池,守军闭门不出,迟昭平让人抬来几架云梯,却故意在城门前擂鼓呐喊,吸引守军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她派了一队精兵绕到城后,趁着夜色攀着绳索上了城墙,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打得官兵措手不及。
起义军的行动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插王莽政权的心脏。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宦官、王孙、公侯,不是被抓就是逃命。迟昭平还记得,在攻打一处王府时,她亲眼看见那些贵族们像丧家犬似的抱头鼠窜,往日的威风一扫而空。他们搜刮来的财宝、粮食,都被分给了受苦的百姓。
但随着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内部也开始出现问题。有人打了胜仗就骄傲自满,甚至开始抢夺百姓;还有人贪图富贵,想投靠朝廷。迟昭平知道,想要成大事,必须整顿军纪。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斩了几个违反军纪的头目,血流在地上,染红了脚下的黄土。
“咱们起义是为了什么?”她站在高台上,声音响彻全场,“是为了让百姓吃饱饭,是为了不再被人欺负!谁要是敢违背初心,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地皇四年,长安城传来消息,王莽政权彻底崩溃了。这个让百姓受尽苦难的王朝,终于在起义军的冲击下轰然倒塌。迟昭平站在山顶上,看着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心里五味杂陈。这些年,她见过太多生离死别,流过太多血和泪,但这一刻,她知道一切都值得。
后来,人们说起秦汉农民起义,总会提到迟昭平的名字。一个女子,在乱世中举起义旗,带领百姓反抗暴政,她的故事,就像长河里的一颗明珠,永远闪耀着光芒。而平原城南的那棵老槐树,还在年年开花,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