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武侠文里的无辜炮灰(十八)(2/2)
《黄帝内经》以黄帝和岐伯的对话为主线,深入而全面地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江思年深知,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学大家都曾如痴如醉、细加研读过这本书,这里面的学问深不可测,犹如浩瀚无垠的宇宙,蕴藏着无尽的奥秘。
他轻轻翻开书页,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起来,当读到《灵枢·本神》中黄帝和岐伯的对话时,他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困惑。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思而处物谓之智。”
江思年反复研读这段内容,可有些地方还是如同迷雾一般,让他捉摸不透。他一向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对知识的渴望犹如干涸的大地渴望甘霖,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一定要弄个明白,不把谜团解开绝不罢休。于是,他找来纸笔,将这段黄帝内经中的内容用这个世界的文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抄录了下来,打算去问问外曾祖孟津云,希望能从他那里找到解开谜团的钥匙。
江思年拿着抄录的内容,脚步匆匆地来到了孟津云的住处。孟津云正在房中全神贯注地研究一本医书,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已经沉浸在了医书的世界里。看到江思年进来,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思年,怎么有空来看外曾祖啦?”
江思年恭敬地行了一礼,动作规范而又充满敬意,说道:“外曾祖,我在看到一本医书中的内容的时候,有一些地方不太明白,想请您给我讲解一下。”说着,他双手将抄录的纸张递了过去,眼神中满是期待。
孟津云接过纸张,目光如电般扫了一眼,原本平和的脸上顿时露出了诧异的神情,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又仔细地看了几遍,每一个字都仿佛要刻进他的心里,然后抬起头来,看着江思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问道:“思年,这是哪本书上的内容?我在谷中看过这么多医书,却从未见过这样的问题和解答。”
江思年心里猛地一紧,心脏仿佛都要跳出嗓子眼了,他当然不能说出这本书是系统给的,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外曾祖,这是我一次去藏书阁的时候,在橱柜的桌角底下偶然发现的一本书上的内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抄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