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苦海明灯照尘微(2/2)
---
霜降那日,王腾被派往后山采集冰魄草。这是炼制镇元丹的主药,偏偏生长在灵气稀薄的绝壁之间。他背着药篓攀岩时,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在冰面上凝成细小的葬天纹。曾经踏空而行的双腿颤抖如筛糠,三丈高的冰崖竟耗去半个时辰。
\"咔嚓!\"
冰层断裂的脆响惊起寒鸦。王腾单手扣住岩缝,药篓坠入深渊的闷响久久回荡。右臂传来的剧痛让他清醒——这是三月来首次感受到轮海的震颤,虽然微弱如风中之烛,却真切地涌动在丹田深处。他忽然想起幼年浸泡药浴时,大长老说的那句\"破而后立\",喉间发出困兽般的低吼,竟借着这股气劲攀上崖顶。
---
子夜的月光透过窗纸,王腾就着油灯研究《轮海筑元录》。这是从藏书阁角落翻出的残本,记载着上古修士重修仙基的偏门之法。他蘸着药汁在草纸上演算,歪斜的字迹与三年前龙飞凤舞的批注形成讽刺对比。当推演到\"气散百骸,神藏微末\"时,蛰伏的混沌气突然自行流转,在指尖凝成发丝般的金线。
\"原来如此...\"少年瞳孔微微收缩。他褪去上衣,以药汁在周身绘制简陋的星图。这是模仿北冥海眼所见葬天阵的简化版,每一笔都需耗尽半日积攒的真气。当最后一笔连接丹田时,沉寂的轮海突然震颤,三百六十处大穴同时渗出青铜色的汗液——这是混沌气在自发洗刷经脉残渣!
---
冬至祭祖那日,王腾跪在祠堂最末位。前方族老们诵读祭文的声浪如潮,他却专注于掌心流转的微弱气劲。经过月余尝试,已能控制混沌气凝成豆粒大小的青莲虚影。当三长老王震岳将祭酒洒向虚空时,少年突然福至心灵,将青莲虚影藏入酒雾——本该落地的酒液竟在半空凝成冰花,惊得诵经声戛然而止。
\"何方宵小作祟!\"王震岳袖中飞出拘灵锁。王腾顺势伏地颤抖,任由锁链擦着脊背掠过。那朵藏在冰花中的青莲虚影悄然飘向祖宗牌位,在触及\"王道陵\"三字时突然消散——这是先祖的名讳,亦是《葬天经》初创者的名号。牌位表面突然浮现细密裂纹,无人察觉有道混沌气钻入了王腾眉心。
---
除夕夜的爆竹声中,王腾独坐柴房屋顶。远处主院的宴饮声隐约可闻,他却在风雪中演练最基础的伏虎拳。招式间毫无灵气加持,却因三月来与杂役厮混多了几分市井狠劲。当第七遍拳法打完时,轮海处突然传出清泉叮咚之音——干涸的苦海终于渗出第一滴混沌液!
青铜残片在怀中微微发烫,王腾将其按在丹田处。残片边缘的裂痕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蛰伏三年的混沌气如春溪解冻,在经络间缓缓流淌。他忽然明白大长老的良苦用心:这三月的凡尘煎熬,恰似将利剑收入鞘中磨去戾气,待得重见天日时,锋芒方能圆融如意。
---
正月十五上元节,王腾主动请缨去镇上采买。路过天机阁分舵时,瞥见新张贴的东荒少年榜。自己的名讳仍在九千位徘徊,评语却从\"混沌体疑似废黜\"变成了\"气机晦涩待观\"。他摩挲着袖中温润的青铜残片,嘴角勾起三月来首个真切笑意——那些在柴米油盐中重悟的道则,此刻正在轮海深处凝聚成全新的葬天星图。
当夜子时,王腾端坐后山寒潭。皎月映照下,周身三百六十处大穴同时亮起微光,苦海中的混沌液已积蓄成浅浅水洼。青铜残片悬浮在眉心三寸,投射出的星图与北冥海眼所见一般无二,却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淬炼出的圆融之意。
\"原来所谓葬天,先要葬却己身...\"少年喃喃自语,声音惊飞栖鸟。蛰伏三年的混沌气突然冲天而起,却在触及树梢时化作细雨飘落——这是收放由心的征兆,曾经暴虐无度的葬天之力,终于学会藏锋于市井烟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