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方剂杂论 > 第34章 痛泻要方

第34章 痛泻要方(2/2)

目录

————————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组成】炒白术三两 炒芍药二两 炒陈皮两半 防风一两

【用法】上锉,分八帖,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郁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右缓者。

【证治机理】痛泻之证系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医方考》日:“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肝脾脉在两关,肝脾不和,故其脉两关不调,左关弦主肝郁,右关缓主脾虚;舌苔薄白,亦为脾虚之征。治宜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方解】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二药配伍,补土泻木,标本兼顾。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防风具升散之性,与白芍相伍,疏柔肝木而达调肝之效;与白术相伍,鼓舞脾之清阳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药,为佐使药。本方为治脾虚肝郁痛泻之代表方。

【配伍特点】补脾柔肝,寓疏于补,扶土抑木。

【方歌】痛泻要方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补泻并用理肝脾,若作食伤医便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