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事业的开端从逛街开始(2/2)
但是,信息这个东西,还是“下沉市场”来的快。
果然。
当周浩然开始在港岛转悠,准备发现商机,或者说“勾引”一下他脑子里那些“记忆”的时候,还真让他想起来点事。
上辈子,周浩然看过王六日的专访。
专访里说,当年他拍《古惑仔》的时候,有几场戏根本没报备过。
直接拉过来看场子的古惑仔,真人上镜就开始拍。
等警察过来了,这群人也是真跑。
当然了。
周浩然想起来的关键不在这。
而是下一句。
“当然了,从70年代开始,社团就不断的进入到了影视行业中,到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更是达到了顶峰。可以说当时要是没有点社团背景,你可能都在影视行业里混不下去。华仔当年红吧?还不是被人拿枪指头了?还有发仔,火吧?你以为食屎发是怎么来的?”
对呀,拍电影,混娱乐业啊。
周浩然决定了,他就要进入娱乐业。
既然社团都能拍电影,那他周浩然差啥?
再说了,向强不也是靠着娱乐业才洗成半白不黑的么?
虽说周浩然的身份,刘云相和韩芳都说能解决了。
但是好歹自己也出点力啊。
而且,别忘了,周浩然的媳妇赵敏,可是国内三大顶级电影学院之一的人啊。
换句话说,赵敏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而且,大儿子小周烨的师父们,一个两个也都是混这个圈子的大拿。
正好,到了90年中后期,港影不行了,开始北上了,周浩然还能借用一下这个条件,继续混。
不过呢,有些时候,想到了,可就不能一拍大腿就决定干了。
就像现在的周浩然。
虽然他决定往娱乐业发展了,而且,脑子里也有一大堆的“经典”。
但是计划,还是要做的。
要不,老话怎么说,隔行如隔山呢。
就像他这种外行,被人骗了,都不一定知道。
就比如,一个1000块的草帽,以及破破烂烂去花了上百万的凉亭,以及,等等等等。
回到家,周浩然前前后后的想了一个晚上。
可算是被他想到了一个“先例”。
郭小四,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他。
但是周浩然相信,80后和90后的女生,多多少少的都能知道点。
因为他的书在一个时期,特别的火。
《幻那个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两本就连周浩然当初上初中的时候,都看过。
虽然,后来爆出,可能涉嫌抄袭。
但是,别管怎么说,人家火了啊。
而火了之后呢?
他还不满足,直接成立了个工作室,开启了杂志。
等杂志要不行,转过头,通过这些年跟娱乐圈的接触,直接成了编剧和导演。
《小》什么的,周浩然就不说了。
他也是冤枉钱的人。
同样,跟郭小四经历差不多的,还有韩那个寒。
韩涵一样也是写小说的作家出身,后来创办了杂志。
最后,一杆子成为了导演。
不过吧,两人还有不同。
就是韩涵的书和电影,包括作词的歌曲,都没有叫人骂过。。。。。。
咳咳。
说多了哈,说回来。
既然已经有了两个“成功的典型”了,那周浩然决定“致敬”一下。
可是吧,接下来,当周浩然真的开始“致敬”了。
第一步,就又卡住了。
卡住的原因也很简单。
写什么,怎么写。
说真的,有些东西,不是写出来就能火的。
往往都是要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的。
又或者是作者本身利用人气强推出去的。
就像周浩然这样的小白,要是写点现代的小白文,不用说了。
扑街两个字,能刻进周浩然的头盖骨里。
而且,还有怎么写,更是问题。
讲道理哈,别管郭是不是被骂抄袭狗,还是韩是不是高一就退学不念了。
但是人家两位的文笔,可是受到了《新概念》的肯定。
而周浩然呢?
他就一个野鸡大学毕业的现在的中专生。
有个狗屁。。。。。?
等等,周浩然突然就想到了怎么办了。
感谢两位“先例”,还是因为他俩,周浩然才反应过来。
既然事情有“成功案例”,就肯定有“失败教训”。
就比如,天下那个那个什么唱,张某某。
说起来,当这个“失败教训”,张某某也挺冤的。
毕竟一本书的版权,能卖一千万,搁谁都会动心。
可是,也要仔细看。
哪能把一系列,甚至是贴边都不行的版权,外加笔名都给卖了啊。
真事。
要不是后来这位张某某打官司打赢了。
他甚至连“天。。。。。唱”这个名都不能用。
更是对外界声明他是“天。。。唱”以及声明《鬼吹灯后续》不是他本人写的,都不能。
做了,就是违约。
好在,官司赢了,版权和笔名都回来了,而且张某某也出任cEo了。
张某某也就在“失败教训”里,显的不是那么“成功”了。
不过,成功还是失败,周浩然已经不在意了。
他只要知道怎么做就好了。
“肖,帮我去中文大学里寻摸一个文笔好的,最好是喜欢倪框(匡)的,而且家庭还困难的学生。”
没错,周浩然就是要找个代笔。
道理很简单啊。
资本可以跟张某某买版权和笔名,那么他周浩然为什么就不能买个“冠名权”呢?
再说了,周浩然还要“提供创意”呢,怎么就不能说作者是周浩然呢,对吧?
是的呗,周浩然可不是要提供创意怎么滴。
因为他要抄。。。。。
呸。。。
是他要出的,是《鬼吹灯》。
真的,周浩然已经想好了。
现在身在港岛,有“群众基础”,那《鬼吹灯》这类神神怪怪的,肯定有大众基础,就没有了“水土不服”这一说法了。
也就是“地利”有了。
而且,他要找的,是能喜欢倪框这种能写出倪框那种神怪文的代笔。
这也算是有了“人和”。
至于“天时”的话,周浩然没有想过。
大不了,创造“天和”呗。
不就是炒作么?
周浩然就不带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