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后蜀(2/2)
九月二十日,孟昶带着全家老小,在军队的押送下,启程奔赴汴梁。
孟昶和花蕊夫人同乘在一辆牛车上,车轮滚滚,成都城渐渐远去,花蕊夫人不禁悲从中来,掩面抽噎。
“妃子莫哭.....”孟昶干巴巴的安慰着,心里也不是个滋味,这一去,不知道会面对什么。
花蕊夫人哭了一会,擦干眼泪,拿起笔来,就在这牛车上,填词一阙。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
笔尖在纸上洇开,牛车碾过碎石,‘离恨绵绵’四字被车轮震得歪斜,恰似车窗外东倒西歪的蜀地群山——它们曾是天险,此刻却成了亡国的背景板。
曹彬和潘美送走了孟昶,正要回营,忽见一骑绝尘而来,马上骑士风尘仆仆,一直奔到面前,跳下马来,小声说道:“陛下秘旨,请二位将军接旨”
两人对望一眼,屏退众人,骑士拿出一只信封,在二人的见证下,检查了封口火漆,无误后打开,里边的圣旨上只有几个字“进军大理”
“车辚辚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圣的《兵车行》,形象的描绘了唐代征讨南诏的情景。
天宝十载,杨国忠为扩张个人权势,派鲜于仲通率军八万征讨南诏,结果在西洱河(今云南大理)遭遇惨败,六万唐军战死。
此役后,杨国忠为掩盖败绩,强征两京及河南北兵再次征讨南诏,要求百姓自备兵器粮草出征,甚至“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导致“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大理国就是承自南诏,937年段思平称帝,国号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
自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建立算起,彩云之南离开中华版图,已经二百多年了。
兴华二年冬,曹彬留潘美守成都,自己以杨业为先锋南下,宋军兵分两路,一路直接从成都直取凤羽郡,另一路由刘明德率领,从贵州翻山越岭,取弄栋府。
两路大军如同一把铁钳,从两个方向合围羊苴咩城,亏了这是冬天,徐灏又传旨后勤部门,备足了药品粮食,使宋军病死的不多,若是夏天..........
正月里,两路军队同时迂回到位,大理城被包围了。
大理国王段思聪在高氏权臣的挟持下,肉膊出降,彩云之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段氏既降,徐灏传旨,改大理为云南,废除土司,设置流官。
因为这件事,曹彬和刘明德又在这里待了半年时间,期间必然有流血,这是免不了的,至此西南平定。
兴华二年的春天,春风一阵接着一阵的吹进汴梁城,自从徐灏继位这一年来,北方风调雨顺,新皇帝连连下旨减免税赋,以前的什么人头税、职役、还有乱七八糟的徭役,通通取消了,百姓们生活眼看着好了起来。
大街上人头攒动,叫卖之声直冲天际,这座中原雄城终于恢复了他本应有的优雅和绚丽。
文德殿里,皇帝接见了刚刚抵达的孟昶。
孟昶带着花蕊夫人,还有一帮降臣,规规矩矩的进殿行礼如仪。
“孟卿一路辛苦了”
徐灏端坐上首,笑吟吟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