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火种长明(2/2)
第五个黎明,李毅的白驼止步于赤炎结界。山体表面流动着液态的火髓,千年岩层在高温中奏响编钟般的哀鸣。他吞下最后颗冰魄丹,寒气从七窍溢出结成霜甲。当靴底踏上岩壁的刹那,霜甲蒸发的白雾里浮现出父亲在漠北雪原失踪前的笑容。
岩浆河在第七日出现。血红的河流中沉浮着晶化的骷髅,那些是历代探火者的遗骸。李毅抛出星铁链勾住对岸晶柱,却在半空遭遇火旋风突袭。链断瞬间,他怀中的寒玉匣突然迸发青光,凝结的冰桥在脚下乍现即融。当他滚落对岸时,后背的焦痕深可见骨。
山巅的离火精魄呈现莲花形态,每片花瓣都是跳动的古老符文。当李毅用寒玉匣触碰火焰时,万千先祖的记忆涌入脑海:燧人氏钻木的火星,黄帝铸鼎的炉火,孔明灯升空的祈愿......火焰突然化作赤龙将他缠绕,鳞片刮去血肉的同时,他看见阿蘅在火中翩然起舞,她的盲眼流淌着液态的光芒。
\"原来这就是光明......\"李毅在剧痛中大笑,寒玉匣吸收火焰的瞬间,他的右臂已成焦炭。下山途中,他不断将火种分给岩缝中的火鼠、熔岩里的炎蜥,那些生物接触火种后竟化作流光融入山体。火焰山开始降下温热的灰雪,岩缝中钻出翡翠色的蕨类。
当焦黑的旅人出现在村口时,怀中的寒玉匣正透过裂纹渗出晨曦般的光芒。阿蘅的陶埙突然发出凤鸣,她枯萎的眼眶里绽放出金色的重瞳。火种植入祠堂地脉那夜,村民们目睹了神迹:千年焦土涌出温泉,火焰枣树瞬间开花结果,盲童的指尖燃起不会灼伤人的温暖火苗。
李毅在黎明时悄然离去,他的白驼已化作玉石雕像,与村口的火种碑永恒相守。阿蘅成为新的守火人,她教孩子们用火光在空气中书写失传的甲骨文。每年惊蛰,火焰山会飘落带着火星的雨,老人们说那是李毅仍在山中寻找更多文明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