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天马劫:一湖秋水寄情长(2/2)
大杨庄的杨小孝母至深,感动天庭。王母遣侍女桃花附身于画,赠予杨小为妻。十年期满,杨小撕碎画轴,花瓣纷飞间,竟成满岛桃花,故此岛得名“桃花岛”。而巫支祁水妖的寿桃坠湖,则化作长寿岛,岛上百岁老者皆能背诵《诗经》残篇。
南宋绍熙五年,黄河南徙,白马湖终成通衢要道。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古道蜿蜒而过,漕船载着盐粮与诗篇,见证着湖水的千年变迁。刘禹锡在此写下《采菱行》,萨都剌留下“春水满湖芦苇青”的绝唱,郑正中更以“愿向君王乞此湖”道尽对这片水域的痴恋。
明清年间,九十九墩成为抵御洪水的天然屏障。村民以香艾结绳,燃烟遮蔽天兵视线,助马从仙逃脱天谴。自此,白马湖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成为淮安百姓的精神图腾,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一世纪,白马湖入选国家重点保护名录。退渔还湖的号角吹响,渔民收起渔网,转型为生态守护者。谷福海笔下的“青鱼红烧,银鱼烩蛋”化作环保宣言,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白鹭与光伏板共舞的奇景。
某日,考古队在湖底发现青铜马镫,印证了尧帝坐骑的传说。学者们惊叹于民间想象与史实的奇妙共振,而湖畔的民宿里,年轻人们正用短视频讲述着马从仙与荷花仙子的故事,点赞量破千万。
月华如水,九十九墩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马从仙的银鬃化作粼粼波光,荷花的青莲仍在最深处的岛屿盛放。渔舟唱晚,惊起一滩鸥鹭,仿佛千年前的雷火与香艾,终在时光长河中,酿成温柔的涟漪。
白马湖从不言说,却以每一滴湖水、每一粒莲子,诉说着天马劫、九十九墩、渔家宴的传奇。而那些关于爱与牺牲、守护与传承的故事,早已刻进淮安的基因里,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