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 第172章 北海公园相亲记

第172章 北海公园相亲记(2/2)

目录

“于同志过奖了,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点分内事而已。”郭绍华的回答依旧是公式化的谦虚,听不出太多情绪。

他引着于海棠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下。

于海棠似乎对周围的环境很满意,目光扫过不远处正在排练歌舞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光彩。

“这里的环境真不错,充满了艺术氛围。”她感叹道,随即转向郭绍华,“郭厂长平时工作那么忙,一定很少有时间来公园放松吧?”

“确实比较少。”郭绍华点头,“厂里的事情比较多。”

“哎呀,工作是重要,但生活也不能缺少情调嘛!”于海棠语重心长,像是在分享人生的经验,“你看那些电影里的英雄人物,不也都有浪漫的爱情故事吗?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嘛!”

她开始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最近上演的新电影,哪个演员的表演如何精湛,哪个片段的舞蹈编排如何巧妙。

然后又说到了文工团的排练,她们最近在准备一个重要的汇报演出,她担任了领舞。

她的语速很快,表情生动,谈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时,更是神采飞扬,仿佛整个世界都应该围绕着舞台和艺术旋转。

郭绍华安静地听着,偶尔礼貌性地点头或应和一声。

他承认,眼前的姑娘确实很优秀,漂亮,有才艺,性格也活泼外向,在人群中无疑是闪闪发光的存在。

但她的世界,似乎与他的世界,隔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

她谈论电影明星的八卦,他想的是新设备的调试数据。

她感叹舞蹈动作的优美,他琢磨的是提高钢材屈服强度的方法。

她憧憬着舞台上的光鲜亮丽,他肩上扛着的是上万人工厂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指标。

“郭厂长,你喜欢看电影吗?或者听戏?咱们文工团有时候也会有内部演出票,下次有机会我给你留两张?”于海棠终于将话题转回郭绍华身上,期待地看着他。

郭绍华沉吟了一下,说道:“谢谢于同志的好意。不过我平时确实比较忙,下班后也经常需要看一些技术资料或者处理厂里的急事,恐怕没有太多时间。”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带着十分明显的界限感:“而且,相比于舞台上的表演,我可能更关注那些能实实在在改变生产力,提高工人效率的东西。”

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在施工的一个小型水利设施:“比如这个,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能改善公园的灌溉系统,这就是技术的价值。”

于海棠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她没想到郭绍华会如此直白地表达对她热衷领域的“不感冒”。

她原本以为,像郭绍华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又是大厂的领导,应该会欣赏艺术,懂得情调。

可他话里话外,透出的都是一种近乎刻板的务实。

什么技术资料,什么生产力,什么灌溉系统……这些词汇在她听来,枯燥乏味,毫无美感。

她感觉自己精心准备的一番“文艺展示”,像是打在了棉花上,软绵绵地,毫无回响。

郭绍华并非有意扫她的兴,他只是在陈述事实,以及他个人真实的兴趣点。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理解并支持他事业的伴侣,至少是一个能和他聊到一起去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迎合、去“培养共同爱好”的文艺青年。

于海棠的活泼开朗,在她自己看来是优点,但在郭绍华这里,却显得有些……脱离实际。

至少,脱离了他所处的那个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际。

气氛,有那么一丝微妙的尴尬。

于海棠很快调整过来,她毕竟是见过场面的人,脸上重新挂起笑容,只是那笑容里,多了几分疏离和审视。

她开始询问一些关于轧钢厂福利待遇、厂长权力范围之类的问题,虽然依旧包装在闲聊的外壳下,但目的性却清晰了许多。

郭绍华一一礼貌作答,心中却已然明了。

这位文工团的“台柱子”,或许看重的,更多的是他“厂长”这个身份所能带来的光环和实际利益,而非他这个人本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