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未雨绸缪的好(2/2)
“知道了,我抽空和他说吧。”任老师道。
因为齐玉的事,老赵又联想起了钱志东、何明等一干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聪明能干肯吃苦胆子大,都是刚开始发了财的。还有一个共同点,自己创业之前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背景也没有祖业,所谓的家业,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结果都一样,一晃几十年,画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各自的起点。比如说何明,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供销社系统的采购员,如果企业不改制,可能会按部就班的做他的本分工作,或者说,改制以后不想着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会和他的同事们一样,但他还是瞅准了风口,抓住了机遇,通过银行贷款,代理了银行的贵金属销售柜台,才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可到了最后,不但回到了从前,还因此搭上了自己的命。还有钱志东,最早的他,大学毕业后如愿进了当地的设计院,依旧是因为不甘心,才辞职下海的,可现在的日子比没有下海还差,债台高筑不说,连家都不敢回。
其他的原因不讲,从自己本身,还不是贪心在作怪吗?还有自己,也不是这样的,帮亲朋好友也好,回报家乡也罢,无非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虚荣心的作怪下瞎折腾吧。
可明白过来了又能怎么样?总不能和闹钟一样,把时间拨回去,重新来过一回吧。说白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起点到终点的直达列车,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天起,你的一生大体上是没有多少变化的,出生不能选择,时代不能选择,自己能够改变的,就是在这一生的既定角色中,过好当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前行的方向。
当然,改变前行方向的人是有的,但这个方向是不属于你这个阶层的人所能够把控的,对于同一时代的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安分守己过好日子,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杨国庆知道老赵从q市带小石头回来上学后, 就买了一大堆小孩爱吃的零食和张玉兰一起来了老赵家里。本来,在卧室和任老师玩的小石头,听到门响就一溜风的跑出来了,张玉兰说:“小石头,还认识我不?你看,张奶奶给你买了好多好吃的。”
小石头的眼睛在那一大兜零食上转悠着,嘴上却说:“我妈妈不让我吃零食,说吃了对牙不好,还不安全。”嘴里说着,人却不由自主的走到张玉兰跟前。
“这小兔崽子,和他姥爷一样鬼灵精。”杨国庆又打击老赵。老赵说:“就怕你家的将来和你一样。”杨国庆就不接话了。
张玉兰问:“小任呢?不在家呀。”
“我姥姥病了,在床上躺着呢,但他们不让告诉别人。”小石头又抢了话。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张玉兰就问?
“没啥大事,就是想睡觉了呗。”老赵说。
“我去看看。”说着,张玉兰就要去卧室。
一直没有说话的赵梅突然说:“你们先坐一会,身上一股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