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何为魔妄(2/2)
而且两者就如同阴阳,是互相对冲的关系。神元总被虚魄所抵消,修士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元化神的境界。
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修士当然想到了办法。那就是把虚魄屏蔽掉,让它无法与神元相冲。
如何把虚破屏蔽呢?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才想到的,把心中的魔妄放逐到灵脉之下,以灵脉作隔,便能避免神元与虚魄相冲了。
这就是修行心法的由来。
有用的拿起来,没用的摒弃掉,道心通明,自然得道。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发展规律。玄天界之下的可以修行之物都走这条路,无非是方法各异,走的好与不好。
比如异兽,也有类似心法的天赋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度,往往决定了其修为的上限。堪称神兽的无不深谙此道,人亦师之。
修士按照修行法的指示打通气窍,这个阶段是承学境。气窍都开好了之后,就进入下一个境界,通玄立心。
所谓通玄立心,便是修士以心法把真气炼化为真元。
这个过程中,因为修士所用心法是修炼「神元」的,所以才叫真元。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修士已经决定摒弃掉「虚魄」了。
也有心法修的不是「神元」,而是修「虚魄」。这就是魔道,是败坏的、邪恶的道。所以,选择「神元」摒弃「虚魄」,才有“立心”之说。
魔道确实是邪恶的,「虚魄」毕竟是暗面。修行暗面的魔道中人,多半是以本能欲望驱使行动的,他们嗜杀、贪婪,狂妄,扭曲。
道祖一统道法三千,毫无悬念的灭掉了魔道。只不过魔道也是大道,这就很难消灭干净了,魔道现在依然存在。
……
影子是不会消失的。
修士的「虚魄」,也就是所谓的魔妄,并没有消失。魔妄不过是被放逐了而已……这个方法显然有弊端。
首先就是“神魔一瞬”。修为越高魔妄越强,修为到了高处就免不了要跟魔妄来一场对决了。这种时候,若是稍有闪失神魔逆转,修士瞬间入魔。性情大变只是普通,起手先杀亲友大有人在啊。
忽然入魔的还算好辨别,有些人入魔是潜移默化自己都没发现。那更是可怕至极。
有些修士道心通明,魔妄便也乖顺,这种人成大道就是水到渠成的。但有些人的道心,因八百烦恼所污,到时候就是一场苦战了。
当然,这是成大道时才有的弊端,绝大多数人就不用操心了。
而另一个问题,便就是全体修士都得面临的问题。
修士死后,因为未知的原因,魔妄总在最后消亡。没了神元的支撑后,魔妄依然会存在一段时间才消亡。本来这也没什么,反正还是会消亡的。
但毕竟是有一段时间,这就存在其它因素干预其消亡的可能性。比如魔道术法,便能让弥留的魔妄化出实体,好让它们为非作歹。
那么问题就来了,魔渊是放逐魔妄之地。如果魔道混入了其中,会有什么后果?而且这魔道还闷声不响的在其中蛰伏了千百年,又是什么后果?
……
道祖玄天尊,本是道心通明之人。登临大道之事,理应水到渠成。但那日,他只因看了一眼渊底,便惊的瞬间失了心神。以至于道祖魔妄趁虚而入,玄天尊险些入魔!这玄天之下,差点成了玄天魔尊的天下。
当时,是无愆尊者于侧旁,以「大愆心经」震慑玄天尊魔妄,帮玄天尊重夺神识,才避免灾难发生。
也因此,玄天之下的修士才知道魔渊之妄,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了!
……
付自安修的是自在法,与其他修士有所区别。魔妄这个问题,自在法似乎是自有章法的。付自安修的不清不楚,他一直在怀疑,与自己心意相通的知之,是自在炉的器灵,同时也有可能是自己的魔妄。
毕竟自在炉已经是自己「神元」的一部分,那它这个由自在炉投射出来的器灵,是「虚魄」也就不奇怪了啊。
而今天付自安验证了这个猜测。
是因为进入魔渊时,没有修行过心法的其他士子会落在随即位置上。而付自安和武辰这种学过心法的人,则会落在自己魔妄所在的位置。
而此刻,付自安一低头便见到了知之就在脚边,睡的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