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北行见闻(1/2)
离开太原后,李承乾一行的车队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向着东北方向缓缓进发。车外,阳光明媚,那金色的光辉如同细密的丝线,轻柔地洒在广袤的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壮阔而迷人的北国画卷。渐行渐远,太原城的轮廓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广袤无垠的草原,宛如一块碧绿的绒毯,向远方肆意铺展,与天际线完美交融,仿若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长卷。
李承乾坐在车辇中,轻轻撩起窗帘,目光瞬间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微风拂过,草浪翻滚,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每一道波纹都荡漾着生机与活力。远处,星星点点的白色帐篷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那是游牧民族的居所,恰似大海上悠然漂浮的帆船,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演绎着独特的生活乐章。
李知韵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迫不及待地钻出车辇。她身着一袭鲜艳的粉色胡服,束腰窄袖,裙摆随风舞动,愈发显得灵动活泼,宛如春日里盛开的娇艳花朵。看到不远处一群牧民正在休憩,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一只轻盈的小鹿般欢快地跑了过去。
牧民们热情好客,看到这位美丽的姑娘,纷纷露出友善的笑容,那笑容如同草原上的阳光般温暖。一位年轻的牧民姑娘站起身来,她有着深邃而明亮的眼眸,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洋溢着热情的嘴唇。她头戴一顶精致的毡帽,身上的服饰色彩斑斓,绣着精美的花纹,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诉说着草原的故事。她迈着轻盈的步伐,拉起李知韵的手,用不太流利但充满热情的汉语说道:“姑娘,来和我们一起跳舞吧。”李知韵欣然答应,跟着牧民们的节奏,笨拙却又努力地学习着他们独特的舞步。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之中,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与草原的旋律融为一体。
李承乾看着女儿与牧民们欢快互动,心中满是欣慰。他转身与随行官员交谈起来,身旁的官员身着蓝色官袍,袍角随风轻扬,神色恭敬地等待着陛下的指示。李承乾微微皱眉,目光凝视着远方的草原,思索着说道:“你看这草原风光独特,游牧民族与我大唐百姓生活习性大不相同,如何能促进边境贸易与民族融合,你有何见解?”
官员思索片刻,躬身回答道:“陛下,臣以为可在边境设立固定的贸易集市,定期开放,让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与游牧民族的马匹、皮毛等进行交换。如此既能满足双方的生活需求,也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如同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双方的情谊在贸易往来中日益深厚。”
李承乾微微点头,又问道:“那民族融合方面呢?”官员接着说道:“可鼓励大唐百姓与游牧民族通婚,促进文化交流。同时,在边境地区设立学堂,传授大唐的文化知识,让游牧民族更好地了解大唐的礼仪、文字与技艺,使双方文化相互交融,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共同滋养这片土地。”
李承乾抚须沉思,说道:“此计可行,但实施起来需谨慎,务必确保双方都能从中受益,不可引发矛盾。要让这融合的过程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官员赶忙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妥善处理,让边境地区成为民族和谐共处的典范。”
而在长安,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太子李象正端坐在主位,面色凝重如铁。殿下,跪着一名瑟瑟发抖的官员,他身着的官服已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脸上满是惊恐之色,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恐惧与懊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