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经脉既正亦·武林当肃清(1/2)
丹炉裂痕中忽然腾起青烟,七百颗冰魄珠应声而碎。
晨曦穿透珠屑,在地面映出武夷山脉的经络走向。
二十三条水脉竟有十九道汇入寒江门禁地。
慕素影剑穗上的蛇纹胎记突然发烫,冰蚕丝自行缠住半块掌门令牌。
断裂处渗出的鲛人泪与寒江真气相融,在冰面凝成完整的武夷山舆图。
\"少商穴三寸!\"
沈知意金针突刺阵眼,针尖挑起七缕晨雾。
水气裹着丹砂在空中凝成雪魄散药方,缺失的最后一味药材竟是寒江门禁地独有的千年冰髓。
七具长老尸身突然僵直,天罡北斗阵转为两仪四象。
阵势变幻间,峨眉长老的袖中滑出半截玉尺。
尺上刻度与寒江门《冰魄毒经》批注处的朱砂印完全吻合。
凌九霄残存的金线突然绷直,穿透青铜丹炉底部。
炉身翻转时滚出的玄铁匣内,七百根银针正插在鎏金铸造的任督二脉模型上。
每处要穴标注的破解之法,竟对应七派镇山绝学。
慕素影剑气点破匣盖,寒江真气冻结机关簧片。
冰晶碎裂处显出的熟牛皮,记载着当年七派掌门求医的脉案。
气海穴的瘀滞痕迹,正是长期服用雪魄散解毒的明证。
\"寅卯之交!\"
沈知意金针引动晨露,针气激起的水幕中忽然显现药童换血场景。
武夷丹派十七名弟子跪在丹炉前,腕间银针将染毒之血引入掌门经脉。
凌九霄的残躯突然抽搐,脊椎金钉尽数弹出。
钉身刻着的蛇纹忽然活转,在空中游走成完整的武夷丹砂炼制流程。
最后一步淬火用的,竟是七派弟子的纯阳血气。
慕素影剑尖震颤,挑破游走的蛇纹虚影。
寒江真气冻结的雾气里,忽然显出当年寒江门主与武夷丹派掌门对弈的场景。
棋盘上的黑子排布,正与今日洛阳城的水脉走向暗合。
地底突传龙吟,整座乱葬岗开始沉降。
裂开的地缝中浮出鎏金铸造的奇经八脉模型,八脉交汇处嵌着七枚掌门印鉴。
沈知意北斗针阵锁住模型中枢,金针穿透印鉴缝隙。
针尾银丝扯出的冰蚕茧内,封存着各派掌门当年立下的血誓帛书。
\"若泄此秘,经脉逆行而殁\"。
凌九霄的狂笑戛然而止,残破的喉骨里滚出半枚青铜铃。
铃舌撞击的节奏,竟与寒江门晨课钟声分毫不差。
慕素影突然并指如剑,剑气削断自己一缕青丝。
发丝触及掌门令牌的瞬间,禁地冰壁的刻痕突然投射在朝阳里。
缺失的舆图补全处,正是当年药童换血的密室方位。
七派长老尸身突然跪倒,摆出武夷丹派祭祖时的七星朝元式。
沈知意金针挑破其百会穴,涌出的不再是黑血,而是带着雪魄清香的药露。
\"原来如此。\"
慕素影剑尖划过冰面,寒江真气在地面刻出完整药方:\"千年冰髓化雪魄,七派精血铸银针——这才是真正的解药。\"
晨钟响彻洛阳时,第一缕阳光正照在青铜丹炉的裂痕上。
炉内残余的赤焰砂突然自燃,青烟在空中凝成二十年前七派掌门跪求解药的画面。
沈知意指尖银丝骤松,北斗针阵化作朝露消散。
最后一根金针钉入地脉的瞬间,整座武夷山脉的水汽忽然向寒江禁地倒流。
晨雾漫过乱葬岗残碑时,青铜丹炉的余烬突然爆出三颗赤红火星。
沈知意手腕疾翻,七枚金针在空中截住火星,针尾银丝振起的气流将灰烬卷成八卦图形。
\"火中藏金。\"
慕素影剑尖挑开灰堆,半融的锡片显出门派徽记。
竟是点苍派十七年前失踪的镇派铁券。
地面忽起震颤,三丈外坟茔裂开缝隙。腐朽的柏木棺椁中,七把缠着蛇纹布的刀剑正随震颤频率嗡鸣。
沈知意金针穿透剑穗铜环,带出的牛皮绳结上,暗褐色血渍组成三焦经穴位图。
\"破军方位!\"
慕素影剑气扫开棺底浮土,寒江真气凝成的冰棱刺入青砖接缝。
砖石崩裂处,铸铁齿轮咬合声如夜枭嘶鸣,拽出七尊鎏金铜人。
每尊铜人足三里穴都钉着各派长老的贴身玉佩,玉佩裂痕与当日祭坛机关榫卯完美契合。
沈知意指尖银丝突紧,北斗针阵锁住铜人玉枕穴。
金针探入风池穴三寸,针尖挑出半张武夷丹砂货单。
泛黄的宣纸上,峨眉派掌门私印赫然在目。
铜人涌泉穴突然渗出黑水,慕素影旋身后撤三步,剑鞘击碎东侧残碑。
碑文碎屑中滚出的紫铜罗盘,指针正指向城南胭脂河暗渠。
\"是十二连环坞的河图机关。\"
沈知意金针钉住罗盘天池,针尾墨渍在晨光里洇出洛阳地下水脉图。
第三道暗渠交汇处,青苔覆盖的闸门上蛇纹斑驳。
凌九霄残躯突然暴起,胸腔金钉激射而出。
慕素影横剑格挡,钉尖擦过剑脊的火星竟点燃了铜人渗出的黑油。
烈焰顺着地缝窜向坟茔深处,灼烧出二十三条青铜锁链。
锁链尽头连着七口玄铁箱,箱面浮雕的任脉图谱间,各派掌门私印正随温度升高泛出血色。
沈知意踏火而行,金针穿透箱盖机簧。
掀开的铁箱内,七百卷脉案记录着各派弟子近二十年的功法进进。
每处气滞血瘀的症候,竟与七派镇派武学的心法要诀暗合。
\"璇玑穴有异!\"
慕素影剑气劈开第二口铁箱,寒江真气冻结飞溅的毒砂。
冰层下的羊皮卷显示,少林达摩院首座每月朔日需服用武夷丹派特制的赤丸。
卷尾批注的蝇头小楷,正是武当掌门闭关前的笔迹。
凌九霄喉头突然发出骨骼摩擦声,残破的右手插入自己胸腔。
扯出的半截脊椎骨上,十二枚金钉正随远处钟声移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