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等待(2/2)
颜珍珍在肇旦大学的课堂上,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研方法相结合,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周末,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茂村。在泥泞的田间地头,她带着学生们研究草药的种植与培育;在简陋的临时实验室里,大家一起分析数据、探讨方案。她将苏成哲寄来的资料融入研究,让古老的草药焕发新的生机。
王婶带着绣娘们也没闲着。她们坐在茂村的老槐树下,飞针走线,将各种草药的形态栩栩如生地绣在布上。绣娘们一边绣,一边念叨着颜珍珍和苏成哲的故事,言语间满是骄傲。
“咱们珍珍可出息了,在巴黎都闯出了名堂!”
“成哲这孩子也靠谱,和珍珍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盛夏的蝉鸣穿透肇旦大学实验室的纱窗,颜珍珍盯着案头最后一封航空信,邮戳日期停在两个月前。
苏成哲工整的字迹还停留在“已联系三所中医院提供数据样本“,而此后的时光仿佛被利刃切断,再无半点痕迹。她摩挲着信封边缘微微卷起的毛边,想起巴黎展会时他在凌晨两点准时打来的越洋电话,喉咙突然泛起酸涩。
“颜老师,茂村寄来的板蓝根样本数据异常。”学生的汇报将她拽回现实。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模糊成重影,她摘下眼镜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手机在实验台上突然震动——是唐婶发来的消息:“成哲有消息没?他爸最近总盯着村口信箱发呆。”原定的婚期恐怕得取消,老爸心里担忧着她。
暮色漫过浦江时,颜珍珍站在研究所工地的脚手架下。工人们正往地基里浇筑水泥,搅拌机的轰鸣声中,她仿佛又听见苏成哲说“等研究所落成就求婚“。
夜风卷起图纸散落满地,她弯腰去捡时,一枚蔺草书签从笔记本里滑落——那是他们确定关系那天,苏成哲用军装口袋里的蔺草当场编的。
第三通电话终于打通时,听筒里传来的却是陌生男声:“苏同志在青海执行紧急任务,通讯暂时中断。“
老式旋转电话的听筒贴着脸颊发烫,颜珍珍却冷得发抖。指尖死死抠住工作台边缘,指甲在金属表面刮出细痕。当听筒里传来“青海执行任务“的字句时,实验室的日光灯管突然滋啦作响,在她眼前投下明明灭灭的阴影。
颜珍珍眼前浮现出苏成哲抽屉里那张泛黄的中国地图,上面用红笔圈了青海这个偏远地区。
他总说“有些责任,穿上这身制服就扛住了!”此刻,颜珍珍觉得这话烫得眼眶生疼。
泪,无声地留下……
“成哲,你在哪?”颜珍珍在心底嘶吼。
她突然想起,巴黎那个星光璀璨的夜晚,苏成哲说过:“我们的故事,要像塞纳河的水,永远向前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