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1章 通化市《东昌区》

第1章 通化市《东昌区》(1/2)

目录

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的怀抱之中,有一座散发着独特韵味的城区——通化市东昌区。它是通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虽占地面积仅383平方公里,却浓缩了丰富的历史、多元的文化、迷人的风光以及诱人的美食。

一、行政区划与乡镇风采

东昌区下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乡1镇、8个街道办事处,14个行政村、37个社区 。这里人口约34万,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居民们的生活故事与奋斗足迹。

(一)金厂镇

金厂镇位于东昌区南部,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它是一个融合了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的特色小镇,镇内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宛如一座天然氧吧。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通化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之一。

金厂镇的农业以特色种植和养殖为主,草莓、蓝莓等特色水果种植颇具规模,每到收获季节,果香四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体验。同时,金厂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跃进村北侧山岗上的万发拨子(王八脖子)遗址,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包含了新石器时代、先高句丽、高句丽早期土着、高句丽中晚期、满族先世五种文化性质的考古遗存,遗址年代上限距今约6000年 ,见证着这片土地上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历史的沧桑,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环通乡

环通乡环绕着东昌区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连接城区与周边地区的重要纽带。这里是东昌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为城区居民提供了新鲜、绿色的蔬菜。同时,环通乡还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产业,花卉市场生意兴隆,各类鲜花争奇斗艳,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位于环通乡石棚子村的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吉林省安葬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陵园。陵园占地4.9万平方米,安葬着1076位烈士,其中284位有名、792位无名 。这里由烈士墓区、纪念广场、英烈墙和抗美援朝纪念馆四部分构成,每一处建筑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向每一位来访者无声讲述着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江东乡

江东乡位于浑江东岸,与城区隔江相望。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浑江在乡域内蜿蜒而过,江畔风景秀丽,是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江东乡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相结合,农业方面,除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还发展了特色养殖,如家禽养殖、鱼类养殖等。工业上,江东乡拥有一些小型工厂,涵盖了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江东乡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河道治理等工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东昌区原名头道江,早在清同治年间就已成集镇,彼时这里商业活动逐渐兴起,人口也日益增多,开始展现出勃勃生机 。

清光绪三年(1877年)通化市设治,始称“通化”,东昌区属之,自此开启了与通化紧密相连的发展历程。民国二年(1913年),东昌区划归奉天东边道;民国十九年(1931年),成为伪通化省省会;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属通化省;民国三十年(1942年),析通化县通化街置通化市,东昌区属通化省;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曾为伪满洲国首都,同年至1954年为安东省省会 。在这期间,东昌区历经风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不同的政权交替在这里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1949年,东昌区属辽东省;1956年,原由省直辖的东丰县划归通化专区,东昌区属之;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通化市划归通化专署领导;1960年,撤销通化县,并入通化市;1962年,恢复通化县(驻通化市);1970年,通化专区改称通化地区,地区驻通化市;1985年,撤销通化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通化市升格为地级市 。1986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至此,东昌区正式成为通化市的一个重要城区,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东昌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汉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满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如满族的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满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朝鲜族的歌舞文化也为东昌区增添了别样的风情,欢快的长鼓舞、悠扬的朝鲜族歌曲,让人们感受到了朝鲜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同时,东昌区作为通化的重要区域,深受长白山文化的熏陶。长白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当地的人们靠山吃山,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了敬畏自然、勤劳朴实的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贯穿在东昌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以及节日庆典等方方面面。

三、必游景点与历史遗址

(一)万发拨子(王八脖子)遗址

万发拨子(王八脖子)遗址位于金厂镇跃进村北侧的山岗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历史久远,年代跨度很大,包含了新石器时代、先高句丽、高句丽早期土着、高句丽中晚期、满族先世五种文化性质的考古遗存,遗址年代上限距今约6000年 。通化至金厂镇的公路从遗址中间穿过,将其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圜丘山脊多是生活居址,东部则是墓葬的主要分布区 。在这里出土的文物多达6942件,文化层最深达3.12米,共分为十三个文化层,这在东北地区特别是长白山地区极为罕见 。遗址中发现的墓葬形式多样,有土坑墓、土坑石椁墓、土坑石椁石棺墓、大盖石墓、大盖石积石墓、积石墓、阶坛积石墓等七种,还发现了以男性为主体的35人的多人合葬墓 。万发拨子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地区文化堆积最厚、文化性质最为复杂、持续年代最长、遗迹遗物最为丰富、文化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为研究东北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以及高句丽的起源与文化源流等诸多课题提供了详实、可信的考古资料 。

(二)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环通乡石棚子村,始建于1950年末。它占地4.9万平方米,安葬着1076位烈士,其中284位有名、792位无名 。陵园由烈士墓区、纪念广场、英烈墙和抗美援朝纪念馆四部分构成 。步入墓区,草坪式墓葬与苍松翠柏相互映衬,一条120米长的花岗岩主甬路贯穿其中。甬路尽头,一座高10.25米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巍然矗立,碑面“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13个金色隶书大字庄严肃穆,因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故用这个数字来纪念这场正义反侵略的战争,缅怀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纪念碑下方是5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可容纳500人同时祭拜。广场前的英烈墙长42米、高6米,2014年修建完成,上面以行书镌刻着烈士英名 。2012年建成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吉林省唯一一座抗美援朝主题纪念馆。馆内分为四部分,通过186件实物、30块图版真实地记录了通化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宏大支前场面和细腻拥军情景,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 。近年来,陵园通过整合零散烈士墓、升级纪念馆展陈,构建起多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空间,2020年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2024年被列入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通化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 。

(三)玉皇山公园

玉皇山公园位于东昌区新站街道柳泉路160号,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公园内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曲径通幽,山幽林茂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通化市区的全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展现出城市的繁华景象 。公园内还设有许多休闲设施,如亭子、长椅、健身器材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小型的游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了欢乐的游玩场所 。在节假日,许多市民会选择来到玉皇山公园,或散步、或健身、或与家人朋友野餐,享受悠闲的时光 。

(四)白鸡腰国家森林公园

白鸡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昌区东南部,距市区25公里 。这里最高峰海拔1318.3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公园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峡谷幽深,溪流潺潺,景色十分迷人 。公园内的主要景点有天女梳妆、棒槌峰、参女沐浴、前白鸡、后白鸡等,每一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动人的传说故事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揽胜,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同时,公园内还设有一些休闲娱乐设施,如露营地、烧烤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在夏季,这里是避暑胜地,清凉的山风、茂密的森林,让人忘却了夏日的炎热;在秋季,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美丽的瞬间 。

四、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一)民俗风情

东昌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共度团圆时光 。除了传统的汉族习俗,满族和朝鲜族的节日习俗也在这里得以保留和传承 。满族的颁金节,是满族的重要节日,这一天,满族同胞们会身着传统服饰,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表演满族传统歌舞、竞技等节目 。朝鲜族的上元节也别具特色,人们会在这一天吃五谷饭、玩传统游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在民间艺术方面,二人转是东昌区深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演员们以幽默风趣的表演、独特的唱腔和精湛的技艺,为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 。此外,满族的剪纸艺术、朝鲜族的歌舞艺术也在这里广泛传播,许多学校和社区都开设了相关的兴趣班,培养了一批批传承者 。

(二)特色美食

1. 粘玉米:东昌区的粘玉米口感软糯,香甜可口,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这里的粘玉米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不添加任何化肥和农药,绿色健康 。煮熟后的粘玉米香气扑鼻,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制作成玉米饼、玉米粥等美食,都别有一番风味 。

2. 酸汤子:酸汤子是一种以玉米水磨发酵后制成的特色面食,面条呈淡黄色,入口有微微的酸味,口感爽滑 。制作酸汤子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但正是这种传统的制作方法,保留了其独特的风味 。食用时,通常搭配上鸡蛋酱、葱花、香菜等调料,味道更加鲜美 。

3. 铁锅炖:铁锅炖是东北特色美食,在东昌区也深受人们喜爱。将排骨、鸡肉、鱼等食材与蔬菜一起放入大铁锅中炖煮,加入特制的酱料和汤汁,慢火炖煮,让食材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炖出来的菜品香气四溢,肉质鲜嫩,蔬菜软烂,十分下饭 。一家人围坐在铁锅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铁锅炖,感受着浓浓的亲情和家的温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