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鲸波 > 第 39 章

第 39 章(2/2)

目录

赵由晟充当听众,他没参与讨论,他在沉思。

夜深,赵侍郎家的访客大多离去,赵由晟还留下来,等候父亲。仆从提灯照路,一脸疲倦的赵侍郎送赵父出门,赵由晟陪伴在侧。

他们三人走至木棉树下,石像森森如同巨人,夜风呜咽,赵侍郎结束和赵父的交谈,像似随口,又似有意,他道:“由晟,族父想听听你的看法。”

赵由晟听他们一路都在谈论官船账本作伪的事,他心里确实有自己的看法:“宗正司既然勾结干办,他们间应当另有账本,记录官船真实的收支。”

赵侍郎赞道:“是如此,由晟也想到了。”

赵父却高兴不起来,他背着手道:“自当是有,但如何拿到手。”

**

宗室子弟大闹宗正司的事,传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基于而今宗室间的乱象,陈端礼第一次禁止陈郁去赵由晟家,也让他暂时不要和由晟,庄蝶他们往来。

陈端礼很清楚奚王一系在当地的势力,也知道由晟他们属于倒宗正派,而且倒宗正派声势浩大,双方可谓势均力敌。这就如同两虎相斗,哪怕去旁观都可能受伤,最好的法子是远离。

陈郁只能听从,他隐隐觉得在这个混乱的时期去找由晟,也只是给他添乱而已。

宗室子弟的生活确实像个圈,或说一堵墙,他们在墙内闹得天翻地覆,而墙外的人们,日子依旧如常。

陈郁最近吴先生的课上得少,他是海商之子,父亲让他读圣贤书也不过是要他多懂些道理,并不是想要他参与科考。陈端礼很务实,最近他给陈郁请来一位老师,教儿子番语。

这位老师不是别人,正是费春江。

费春江见过陈郁几次,他是陈繁的老友,不大喜欢陈郁,常为老友抱不平。在他看来,陈端礼更为宠爱小儿子,一碗水没端平。

碍着陈端礼的面子,费春江也只能用心教学,于是他很快发现,陈郁聪慧,学得很快,他具有语言天赋。

比大繁都厉害,费春江基于职业的道德,不得不承认,陈繁在这方面不如他弟。

海贸常用的番语有两种,一种以真腊语为主,一种以三佛齐语为主,三佛齐国再往西去,番语种类更多更杂,没有人能全都掌握,教会这两种也足够应付了。

费春江到陈宅给陈郁上课,陈繁曾来看过几回,他听老友用三佛齐语跟自己的弟弟交谈,而弟弟才学一段时间,已经说得流利。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费春江那张一向刻薄的嘴,都忍不住夸赞了陈郁几句。

陈繁从书斋的窗外悄无声息离去,他背着手,回忆自己当年学番语的情景。当年教他番语的是费春江的父亲费通事,陈繁因学习刻苦,也颇得老师赞许呢。

每日,几乎都是早上学番语,至于下午,陈郁可以自己安排。在不能去找由晟的日子里,陈郁更多的时候是待在家里。

午后,一般陈郁会在斋房里点香弹琴,就是在隔院,也能听到他铮铮的琴声。

陈繁和费春江在院中散步,闲扯着近来宗子和宗正司的纠纷,听到琴声,两人驻足,费春江赞道:“弹得不错,你这弟弟没想到还多才多艺。”

费春江不觉已有些喜欢这个温和聪敏的学生,陈郁身上有种淳质,并不像外界传得有心机,也因此费春江不认为陈郁会损害老友的利益。

陈繁淡语:“纨绔玩的东西,身为海商,并无用途。”

“大繁,你怕不是嫉妒?”老友那张嘴总是很欠。

“我就是嫉妒又怎样?还怕你知。”陈繁背手,神情不羁,“我六七岁时,我父还未发迹,常年在海外。农忙时,我也曾跟随母亲在田间插秧,哪有他那么好的命,自幼养在占城王侯的宅院中。”

也许因此,而心里不平,而兄弟无法亲昵,然而自幼被独自留在海外,无父无母的陈郁,实则也很可怜。

陈繁抬手想看掌中曾劳动过的痕迹,奈何养尊处优多年,手掌光滑。

※※※※※※※※※※※※※※※※※※※※

韩九郎:大繁,你这是傲娇你知不知道?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噼里啪啦捣蛋大王、系色灰、虎背熊腰大色狼、丫丫长得白又壮、榫卯构件、阿淮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阿淮儿 10瓶;玉居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