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濠江大佬背后的大佬,治标不治本的困局(二合一章)(2/2)
“您继续。”方言说道。
马有信清了清嗓子,又看了一眼跟着方言的周围几个人,然那后才说道:
“起因是在三个月前,因为家族联姻的压力,她突然就出现了精神异常的情况。”
“最开始她在祠堂里,突发躁狂,砸毁家族祠堂明清瓷瓶6件,还用碎瓷片在手臂刻“自由”的字。”
想起当时的场面,马有信眉头都皱成川字了。
应该是印象非常深刻。
他顿了顿,然后回忆了一下才说道:
“当时被西医注射了,那个……Chlorproaze,她才安定下来。”
方言点点头,Chlorproaze翻译过来就是氯丙嗪。
精神病三板斧的老面孔了。
之前看到过好多次。
氯丙嗪是一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针对:精神分裂症,躁狂症,中毒性精神障碍。
也可作为麻醉前用药,或人工冬眠合剂的组成成分。
马有信继续说道:
“醒过来后她什么都不记得了,并且有些精神错乱,胡言乱语,不认识人,还老是说我们要害她。”
“后来她失眠加重,出现一整夜一整夜睡不着的情况,并且性格也出现暴躁易怒,还有攻击性,开始敏感多疑,开始怀疑所有人要害她,要求把自己门上加锁扣,每晚自己把锁锁好才能睡,后来嫌弃房间太大窗户太多,她把自己锁进地下室。”
“家里开始找医生给她治疗,但是治疗过后依旧没有好转,出现幻听,意识不清,并且记忆里减退,刚才做过的事儿她转头就忘了,开始不吃东西不喝水,好几天不上厕所,还否认自己有病,攻击医生,不肯配合服药。”
“然后她就出现现在这种状态了,躺在床上或者躺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我们找中医开始给她针灸,就是那个“鬼门十三针”很有名的!”
方言一怔。
他本来已经在想鬼门十三针的事儿了,结果马有信说已经用了?
“没治好?”方言问道。
马有信摇摇头:
“没有,施展针法的医生被她突然冒出来的人格打伤了,我们家陪了钱,人家说什么都不肯施针了。”
感情是压根就没扎上去。
不过他更好奇了,问道:
“您说……突然冒出来的人格?”
马有信一拍大腿:
“嗐,就是鬼上身,西医叫做交替性人格,她白天呈木僵状态如现症,夜间化身那个“玛蒂尔达”人格,用法语书写革命诗歌,要纵火烧毁婚书。”
“当时还好我们随时有人盯着,要不然她能把自己烧死在房间里。”
玛蒂尔达?
听着马有信讲到这里,大部分人都有些懵逼。
这也太癫了。
比之前方言见过的那个司徒池癫多了。
方言看了一眼床上安静的马文茵,继续写着手里的医案。
马有信则是继续说道:
“后来我们就把她送到广州去治疗,吃中药,用祝由术,通通不管用,而且那个玛蒂尔达还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了,有时候打砸周围的东西,有时候会自残,又有时候会和空气里的谁对骂。”
“她这个头发就是当时自己用修眉刀剃掉的。”
真是个狠人啊。
女人把自己头发剃了,还是剃成光头。
之前方言还以为是医生做的,毕竟剃得还挺光亮,结果这会儿才知道是她自己动手的,不过这把利器放她身边的行为,属实有点失职。
这要是自己把自己抹了,或者把别人给捅了,那事情乐子可就大了。
方言对马有信问道:
“那你们晚上都怎么控制住她?”
要知道这姑娘就是个定时炸弹,一到晚上就开始了。
他们昨天晚上到,难道她又老实了?
“束缚衣。”马有信对着方言说道。
说完他走到床边直接拉开了被子。
马文茵被精神病人那种束缚衣,束缚住了身体,完全动弹不得。
这种长袖上衣款式,类似风衣或夹克的样式。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有多个可调节的约束带,分布在衣服的袖口、腰部、下摆等部位。
约束带采用尼龙材质,宽度一巴掌,既能够有效限制患者的肢体活动,又不会因过窄而对患者造成勒伤。
当然她也没有挣扎,还是发愣的状态。
“有这个,晚上才能完全压制住她,要不然她能把一个屋子里全砸烂。”马有信说道。
方言点点头,这位小姐杀伤力很大啊。
将医案笔记写好后,马有信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你看看能不能治吧?”
方言都还没回答,他又说道:
“我也知道这个病比较困难,不过毕竟怎么说也是我堂妹,我们家里的意思,只要有希望还是想试试。”
“当然,如果确实治不好,我们也有心里准备,而且这次会面是全程保密的,不会有其他人知道的。”
“嗯,明白。”方言点点头,马有信倒是想的周到,或者说是廖主任想的周到。
方言他稍微顿了顿,然后说道:
“马先生,在治疗前,我先问个事儿。”
“您说。”马有信说道,他还以为方言是要说条件报酬。
结果方言问道:
“治疗好了之后,还会送她去联姻吗?”
马有信一怔。
方言继续说道:
“我不是干预你们家族内部的事儿,因为你也说了,她这个病的起因除了和她自己性格有关系外,还和家族联姻这件事儿有关系,如果治疗好之后,你们还是要让她去联姻,那这事儿我看就算是治好,后面也还得复发。”
“这个是很关键的问题。”方言再强调了一遍。
“我们中医名著《素问·举痛论》有句话叫:“百病生于气也”,她因为联姻压力引发的长期情志抑郁是其核心病机。若压力源不解除,即便暂时治愈,仍会“因郁致病,因病致郁”,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强调治病必求其本,遵循审因论治,斩断情志致病链,在治疗这类情志病的时候,重视“形神合一”。明代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神能御形,而病安从来”。我们不仅要治疗躯体症状,更要关注精神自由。”
想到对方是濠江人,接收的是西式教育,方言又补充到:
“而且西医里面也有这种说法,《柳叶刀精神病学》这本书里的数据显示,精神类疾病在压力源未解除时,1年内复发率高达60%-70%,但是若环境改善,可降至20%以下。这属于是生物学治疗与社会干预结合,是现代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医学模式的结合。”
听到方言说了这么一堆,马有信苦笑着说道:
“方大夫,这事儿我还真做不了主。”
“站在我的立场,当然是希望就此结束,但是家里……反正一两句说不清的。”
方言纳闷道:
“就算是她这样了,对方还能接受?”
马有信说道:
“当然不是,不过治好了就说不定了。”
“……”方言和在场其他人都无语了。
这时候方言突然想到那位决定不治病的鬼门十三针的医生。
恐怕他不是因为被患者打了才决定不治的,而是因为想到治好了,还会得病才不治疗的吧?
还有岭南那边的医生。
很大概率都是这个原因才治不了的。
岭南医生并非技不如人,而是看透治标不治本的困局。
这一刻,方言突然感觉自己悟了。
原来是这样!?
“不过……如果方大夫能够把我堂妹留在京城,治个半年一年的话……这个事儿也就算是过了。”这时候马有信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来。
“嗯?”方言一怔。
马有信说道:
“家族联姻是涉及商业版图重组或政治结盟的,通常设有半年至一年的谈判周期。若堂妹持续“治疗”,对方家族肯定会因时间成本放弃联姻计划。”
“而且在京城,天高皇帝远,这里病人是什么情况,那还不是您说了算吗?”
方言明白了,这实质是借医疗之名,创造冷却期,用来瓦解联姻。
接着马有信又说道:
“而且长期留京治疗能使马家获得跨境医疗合作的政治资本。”
“我知道今年内地有大动作,到时候这个案例可申报为“爱国商人医疗援助典范”,提升下家族统战价值,只要有利可图,我相信家里的老人,应该会放堂妹一马的。”
方言看向马有信,不得不说,这是个人才啊。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不过这小子胆子还真是大,这事儿要是被发现了,他恐怕要被家里人收拾。
但回头想,这好像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至少证明马有信他这个当哥的,还是做出过努力的。
这时候马有信对着方言认真的说道:
“方大夫,这个是我能做的极限了。”
“您要是还有顾虑的话,我其实……也可以理解的。”
不过方言这时候摆摆手,说道:
“我能有什么顾虑,既然您这么有诚意,那我来治治看。”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月票又多了一百,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40000字。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