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千丝诏 > 第144章 山泽需通气·经脉则归正

第144章 山泽需通气·经脉则归正(1/2)

目录

洛阳城头的晨雾尚未散尽,胭脂河水已泛起赤色。

沈知意站在残破的青铜丹炉前,指间金针忽然震颤如蜂鸣。

\"水中有铁腥。\"

慕素影剑尖挑起一抹浮沫,寒江真气将水珠凝成冰镜。

镜中映出河底暗流里沉浮的玄铁残片,断口处的锻打纹路竟是唐门十七年前的工艺。

十二连环坞的货船自下游驶来,船头压浪板突然崩裂。

飞溅的木屑中藏着七枚蛇纹镖,镖身震颤频率暗合七派弟子晨练时的吐纳节奏。

沈知意踏浪而起,北斗针阵锁住船桅三寸。

金针穿透帆布补丁,带出的牛皮残片上墨迹斑驳。

竟是二十年前七派掌门联名签署的丹砂采购文书。

\"离火方位!\"

慕素影剑气劈开船舱木门,寒江真气灌入货舱。

冻结的盐包下露出七口鎏金铜箱,箱面浮雕的督脉图谱间,各派长老私印正随寒气凝结渗出血珠。

船板突然下陷,七百枚透骨钉自暗格激射而出。

钉尖沾着的武夷赤焰砂遇风即燃,在甲板上烧出三焦经逆行图谱。

沈知意金针引动水汽,针气激起的水幕裹住火舌,烟雾中忽然显现七派药房司库的面孔。

货舱深处传来齿轮咬合声,慕素影剑鞘击碎第三层夹板。

生锈的铸铁滑轨上,十二尊药王青铜像正随机括运转缓缓立起。

每尊铜像涌泉穴位置都嵌着各派年轻弟子的生辰玉佩。

\"玉枕穴有机关。\"

沈知意金针穿透铜像耳道,针尾银丝扯出半卷脉案。

泛黄的宣纸上记载着七派弟子每月望日需服用的赤丸配方,批注处的朱砂印与武当藏经阁掌印分毫不差。

河面突现漩涡,货船开始倾斜。

青铜像瞳孔中射出蛇纹金线,线头连接的竟是沉在河底的玄铁傀儡。

慕素影剑气横扫傀儡关节,挑破的胸腔内熟牛皮上,赫然拓着寒江门失传的冰魄针法。

漩涡中心浮起青石方碑,碑文记载着天启三年武林旧事。

沈知意金针划过\"武夷\"二字,针尖铁锈忽然显出血刀门独门暗记。

碑底裂缝中渗出的黑水,在地面凝成十二经脉逆行图。

\"是河图洛书阵!\"

慕素影剑尖点破漩涡眼,寒江真气逆流而上。

冻结的冰柱内部,鎏金纹路显示各派禁地暗道竟与胭脂河水脉相通。

河底突传龙吟,七具缠满水藻的玄铁棺破水而出。

棺面浮雕的任脉图谱间,少林达摩院首座的私印正在渗血。

沈知意北斗针阵钉住棺盖缝隙,金针挑开的瞬间,腥风裹着二十年前的雪魄散药渣扑面而来。

慕素影旋身后撤七步,剑气冻住飞溅的毒砂。

冰层下的青铜铃铛突然自鸣,铃声节奏与七派晨钟分毫不差。

铃身刻着的蛇纹随声波震颤,在空中投射出武夷丹派祭坛的星象图。

\"兑位惊门!\"沈知意金针引动地气,针尖墨渍在甲板汇成八卦图形。

第七枚金针钉入阵眼的刹那,整条胭脂河突然逆流,河床裸露出二十三条青铜锁链。

锁链尽头拴着寒江门禁地特有的冰髓矿碑,碑文记载的采矿日期竟都在七派围剿武夷丹派之后。

慕素影剑穗银饰突然发烫,冰蚕丝自行缠住矿碑裂痕。

断裂处渗出的水银,正与《冰魄毒经》记载的配方比例相同。

河心漩涡突然扩大,黑衣人残躯浮出水面。

其袒露的脊骨上十二枚金钉移位,钉尾银丝穿透水幕连接着七派禁地方向。

沈知意踏着坠落的透骨钉突进,北斗针阵锁住其天突穴三寸。

\"气海有异!\"

慕素影剑气点破黑衣人丹田,寒江真气逆冲而上。

冻结的经脉中忽然显现武夷山脉矿道图,标注的红点正是各派禁地冰髓矿脉所在。

黑衣人突然自碎天灵盖,颅骨碎片中迸出七颗冰魄珠。

珠子触及河水的刹那,整条胭脂河开始结冰,冰层下七百具青铜傀儡正随寒潮上浮。

沈知意金针引动朝阳,针尖赤芒穿透冰面。

融化的冰水中忽然显现二十年前场景:七派掌门在丹炉前割腕换血,药童们的惨叫声里,雪魄散药方被悄悄替换成毒经。

慕素影剑气斩断最后一道冰棱,剑尖挑破傀儡关节。

涌出的不再是机括油,而是带着雪魄清香的药露。

河底传来齿轮崩裂声,十二连环坞货船突然爆炸,飞溅的船板在天空拼成完整的任督二脉图谱。

\"原来如此。\"

沈知意收起金针,北斗针阵残影在水面凝成八个篆字:以毒攻毒,以脉治脉。

朝阳完全升起时,胭脂河恢复了往日的胭脂色,只是河心多了七具沉入水底的青铜丹炉。

洛阳城西的废宅在暮色中宛如伏兽,沈知意指尖金针忽地转向东南。三丈外枯井中传来铁链拖曳声,锈蚀的锁头竟刻着寒江门冰髓矿脉的纹路。

\"坎水遇金。\"

慕素影剑尖挑起井沿青苔,寒江真气将露水凝成冰鉴。

镜面映出的井壁裂缝间,七百枚蛇纹铜钱正随暮风震颤,排列成手少阴心经逆行图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